安全动火分析操作规程.docx
安全动火分析操作规程一分析目的安全动火分析系指安全分析(设备、容器、管道等进人的分 析)和动火分析。安全动火分析是化工企业中一项特别重要的分 析工作,因为化工生产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窒息。 我厂主要的易燃物有原料气(半水煤气)、氢、一氧化碳、氨、 硫化氢、甲烷、甲醇及其它油类等物质;主要的有毒物质有一氧 化碳、氨、硫化氢、甲醇等;窒息物质有氮、二氧化碳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发生燃烧或 爆炸;有毒物质在空间超过规定允许浓度时,会使作业人员中毒 甚至致 死;易窒息物质会使人呼吸缺氧窒息而死亡。因此,在周 围有易燃易爆物质的装置界区或场地作业,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可燃物含量合格后方能动火。作业人员进入设备、容器前必须 进行安全分析,有毒物质含量合格且氧含量大于19%后方可进 入。凡作安全动火分析的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 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及时准确地报出分析结果,以确保 人身、生产的安全。二安全动火分析取样1管道、设备内取样1.1 取样前必须了解管道、设备是否经过置换(气体管道、 设备要经氮气或惰性气体置换),确认置换后方能取样。1.2 取样时应考虑到各种气体的比重。当被测气体比重大于 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个气样。1.3 取样要有代表性,要特别注意死角部位及阀门、法兰间 隙缝等残存的气体。取样插入的深度应符合以下各点要求:在 一般设备、管道中取样,插入深度为2米以上;在法兰间隙缝 或容器上的小孔中取样,插入深度为1米以上;在较大容器和 较大管道中取样,插入深度为3米以上;在各类气柜、球罐中 取样,插入深度为4米以上;对庞大复杂设备,必须多点取样。 2空间取样2. 1首先了解动火点或作业点周围、上下有哪些是 可燃或有毒介质的管道和设备。2.2注意风向与动火点或作业 点的位置,以及来风方向有无可燃、有毒气体。2.3 了解上述 情况后再行取样,取样时应特别注意动火点和作业点附近的管 道接头处,必要时应专门在接头处取样。其次应注意作业者经 常活动的地方,离地面或操作台1.5米高处的呼吸等。3注意 事项3. 1根据样品特性、存在状态及测定方法,确定例行的取 样设备和取样量。3.2取样时间必须在动火或作业前半小时进 行,超过半小时应重新 取样分析。3 3.3分析后须将样品保留 至作业结束为止,以便复查。(测爆仪方法除外)3.4取样用球 胆、容器等必须专用,取样前必须置换干净。三动火分析1空 气中H 2、CO的分析(奥氏仪燃烧法)1.1分析原理H2和CO 与氧气混合后在通电箱丝上进行燃烧,生成H 2 0和CO 2 , 根据燃烧前后的气体体积的变化及CO 2的吸收,可分别计算出 CO和H 2的含量,化学反应式如下:2 H 2 +0 2 =2H 2 0 2C0+0 2 =2 CO 2 1. 2仪器1. 2. 1仪器:QF-1904奥氏仪1. 3试剂: 1. 3. 1 10%H 2 SO 4 溶液:量取 98%H 2 SO 4 (1. 84gcm 3 )27ml, 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到预先盛好450 ml蒸僧水的烧杯中, 冷却后 备用。1.3.2 30%K0H溶液:称取固体KOH 30克,溶 解于70ml蒸储水中,冷却后备用。1.3.3焦性没食子酸钾溶 液:称取157克焦性没食子酸,溶于加热到60。C的500 ml蒸 储水中;称取542克KOH溶解于IooonIl蒸4僧水中,两者等 量混合即成。1.3.4操作步骤L 3. 4.1取样前首先用样气置换 量气管中残气。然后准确取IOOml样气,打入氢氧化钾吸收瓶 中,吸收其二氧化碳至体积不变,读取量管体积Vl。L342 将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剩余气体打入燃烧瓶中,使箱金丝露出液 面,然后接通电源加热,使箱金丝呈红色(约80(C),并在量 管与燃烧瓶间循环数次,然后切断电源,冷却后将气体抽回量 气管中,读取燃烧后的体积V 2。L343再将燃烧后的气体 打入KOH吸收瓶中,吸收燃烧后新生成的CO 2气体,直到体 积恒量,读取体积为V 3 o 1.4计算:H 2 % = 3 2 V 1 -V 2-21 (V2-V 3 )% = 3 1 (2V 1 -3V 2 +V 3 ) CO% =V 2 -V 3 (H 2 +C0)% = 32 (VI-V 3)式中:V 1 一燃烧前体积, ml; V 2 一燃烧后读取的体积,ml; V 3 一燃烧后第二次吸收 CO 2后读取的体积,mlo 1.5注意事项1.5.1取样前要充分 置换量气管。5 1. 5. 2取样前首先进行仪器试漏。1.5.3循环 燃烧时注意水封液不得淹没箱金丝。燃烧后待气体冷却后再读 体积。1.5.4每次读取刻度时要求等水时间相同。L5.5要定 期更换各吸收液,以防失效。L 5. 6焦性没食子酸钾吸收液要 倒入适量液体石蜡,以防与空气接触。2设备、管道内(经N2 置换后)H2、CO的分析测定步骤同大气中H2、CO的分析, 所不同的是设备、管道经N 2置换后缺少氧气,所以要取一定 量的空气,稀释至IOOnI1。计算时V要乘上稀释的倍数。3测 爆仪法测可燃气体含量:3.1操作步骤:见测爆仪仪器操作规 程。3.2结果处理:指针所处位置若在绿色区,可燃物含量 0.5%;若指针所处位 置超出绿色区,则可燃物含量0.5% 3.3 可燃气体测爆仪要定期用标准气进行校验,并建立校验记录,确 认仪器正常方可使用。3.4注意事项3.4. 1根据测试对象的不 同,选装不同的过滤器或安全保护管。3. 4.2可燃气体测爆仪 指示不是含量,而是被测环境的安危程度。3. 4. 3仪器不许跌 落、碰撞,过滤器不许沾污,不许将水或大量蒸气6吸入仪器。4 NH3的动火分析方法一:兰舒式仪器吸收法(见合成控制分 析)。方法二:检测管法(适用于低含量)。5制氮站界区02含 量分析5.1制氮站界区一般没有可燃气体,但动火前也必须做 动火分析,主要分析空气中的02含量,不得超过22%。5.2分 析方法为奥氏仪气体分析法。四安全分析1。2含量分析方 法一:奥氏仪气体分析法。方法二:测氧仪法,见测氧仪说明 书操作规程。2 CO、NH 3、H 2 S的分析2. 1分析目的C0、 NH 3、H2S都属于有毒有害气体,通过分析将其控制在允许 浓 度范围内。若超过允许浓度,则作业人员进入设备、管道内时, 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导致死亡,所以必须经过分析合格后 方可进入。2.2分析方法采用检气管测定法。2.3分析仪器 2. 3. 1 CO、NH 3、H 2 S 检气管。7 2. 3. 2 医用注射器 IooIlIl 2.4分析原理检气管内填充的是吸附了化学试剂的活性硅胶, 当样品中有毒气体通过检气管时,立即与硅胶所载化学试剂反 应生成新的物质,出现一个色柱(CO为色环),而色柱高度与所 测气体中的有毒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所以根据检气管上所标 浓度刻度,可直接读数。2.5操作步骤用医用IOonIl注射器, 一次采样IoOIn1,浓度大时可取50ml,把所做项目的检气管两 端锂开,将取好样的注射器连接于检气管零端。将样气按检气 管上标示的进气量和进气速度,均匀注入检气管中。当样品中 含有毒物质(C0、NH 3 , H 2 S)时,立即与指示胶产生一个色 柱(CO为色环),随着有毒气体浓度的增加,色柱升高,直接读 取色柱标记的浓度数,单位为mgm3 o如果要求报出单位是 XlO -6 ,换算关系为:10 -6 = m 4 . 22 ×A (mgm 3 )式 中:m一有毒物质(C0、NH 3 , H 2 S)的摩尔质量;22. 4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A从检气管读取的浓度(mgm 3 ) 2.6注意事项2. 6.1 CO检气管中指示胶遇CO变为黄色环;NH 3检气管中指示胶遇NH 3变为蓝色;H 2 S检气管中指示胶遇H 2 S变为红色。2.6.2检气管使用温度在15-35。C范围内, 如温度低于15。C时,用8手握住注射器再抽气。2. 6. 3如样 品中被测气体浓度太高时,可稀释或减小取样量,计算时要考 虑稀释倍数或减小采样量倍数。2.6.4检气管放置干燥阴凉处, 使用时切开两端立即使用,不能久置。2. 6. 5过期检气管不准 使用。2. 6. 6检气管分低、中、高含量三种,使用时先选用低 含量,若浓度大时再选中、高含量。3甲醇含量分析方法一: 检气管测定法。方法二:气相色谱法。五安全动火分析合格 标准1安全进入分析合格标准Ll氧含量大于19%; 1.2 一氧 化碳浓度小于30 mg/m 3 ; 1.3氨浓度小于30 mg/m 3 ; L 4硫 化氢浓度小于10 mg/m 3 ; 1.5甲醇蒸气浓度小于50 mg/m 3 ; 2动火分析合格标准2.1若使用测爆仪时,被测对象的气体或 蒸汽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虬(体积比,下同)2.2 若使用其它分析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浓度是:9 2.2.1爆 炸下限浓度三10%时,其浓度应1.0%; 2. 2. 2爆炸下限浓度14% 时,其浓度应0.5%; 2.2. 3爆炸下限浓度4%时,其浓度应0.2%; 2. 2.4两种或两种以上可燃气体混合物,应以爆炸下限最低的可 燃气体为准;2.3氧气、富氧设备、管道、容器及其附近的氧 含量22%2.4带压不置换动火分析,系统内氧含量最高不超过 0. 5%六安全动火分析工作程序接到安全动火分析通知后,分 析人员立即带上必要的采样工具和仪器,与通知人接头,见到 动火证后,在清楚动火情况的工艺人员带领下,采取必要的安 全措施,并经动火单位及工艺单位安全员检查合格后,到动火 作业点采样,分析完毕,做好记录,通知工艺人员带上动火证 领取分析结果报告单。分析者必须在动火证上填写分析数据、分 析时间、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