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docx

    • 资源ID:630189       资源大小:21.2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docx

    青岛市生油锻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关于近期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的通报各区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建城(2023)93号),根据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新要求以及2023年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青垃圾分类(20231号),组织对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青垃圾分类(2018)2号)进行修订,并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修订期间,仍按照旧版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对各区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了评估,现将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情况(一)分类体系基本建立我市76个街道(含县级市12个街道)、722个社区的5538个小区和2435个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分类收运基本覆盖市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二)推进规范提质在现有达标街道基础上,市内七区提标打造40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片区)。各区市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规范提质,七区三市共完成新增密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共257处,撤并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共2640处。(三)强化宣传发动结合6月5日第50个世界环境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宣传主题,各区市设立4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300多个社区同步开展“青青之岛、分享美好”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组织城管系统机关干部、环卫工人、社区群众、志愿者等8662人次,现场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285464份,发放居民家庭分类指引305132份,发放法律法规、规定等宣传材料128521份,组织观摩、培训、演示、展示、汇演等活动255个。(四)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各区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针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违法行为,共计出动执法人员4.2万人次,检查点位2.3万个次,立案查处1526件,处罚金额21万余元。二、主要存在问题(一)现场管理方面通过分析1至5月份第三方现场检查情况,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现场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1分类准确率不高。检查小区中,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混投的,占比20.6%,厨余垃圾收集容器混投的,占比89.4%o2 .指导员上岗率低。分类指导员站桶指导上岗率为25.6%,其中市南区、即墨区上岗率低于平均水平。3 .分类设施方面。“四分类”投放桶点合格率为76%,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成组摆放合格率81.6虬上述两项市北区、即墨区低于平均水平。各类收集容器桶体颜色、标识不规范、桶体破损、脏污、缺盖现象普遍存在。设置公示栏比例为63.1%,公示栏内容齐全的比例为28.2%,宣传栏规范设置比例为72.3%,李沧区、即墨区低于平均水平。投放桶点指示栏设置比例为68.2%,市北区、城阳区低于平均水平。4 .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工作水平还需提高。按照标准设置分类收集容器的占比65.9%,设置宣传设施的占比78.7%,规范设置投放指示(指引)的占比76.1%,李沧区、即墨区远低于平均水平。5 .收运作业方面。共发现16处收集点(装车点)存在各类收集容器“混合出桶”情况(市南区5处、市北区1处、李沧区1处、崂山区1处、新海岸新区1处、城阳区2处、即墨区5处),发现混装混运现象50处(市南区5处、市北区7处、李沧区9处、崂山区2处、新海岸新区2处、城阳区8处、即墨区17处)。此外,各区均存在收运后有落地垃圾、未及时准确回桶等情况,特别是积存大件(装修)垃圾情况较多。(二)日常管理方面1 .协调调度机制不健全。一是各区政府未定期调度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二是各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检查不够,属地管理责任未落实到位。2 .宣传教育覆盖面不足。一是活动缺乏实效。各区党员参与、志愿者活动、主题宣传等活动缺乏站桶指导、晒图打卡等实效性;二是“九进”宣讲工作未有效开展对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的宣传培训工作;三是“敲门行动”覆盖面不足。现场随访203个小区,有32个小区居民表示未接受过入户宣传或只收到过宣传材料但未接受面对面指导。三、下一步意见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建城(2023)93号)要求,我市已正式制发2023年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青垃圾分类(2023)1号),请各区市抓紧制订2023年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党委政府“一把手”议事协调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定期调度各成员单位工作推进情况。督促街道办事处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开展辖区内问题自查自改,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持续宣传发动充分发动各类党员、志愿者广泛开展志愿入户宣传、志愿站桶指导等志愿服务行动和公益活动。加强垃圾分类讲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学校、党政机关等重点行业的培训I,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九进”宣讲活动。全面开展入户宣传“敲门行动”,重点就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投放工作与市民充分解释沟通。(三)强化投放指导各区市要保障指导员工作经费落实,在年度相关预算中予以安排。配备足量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站桶指导,确保在投放时间发挥指导监督实效。各区市要对辖区内指导员上岗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督促所属街道整改,并将抽查和整改情况纳入本级考核体系。同时,定期组织指导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指导员工作要求、基本分类常识等。(四)提高设施标准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全面排查整改辖区内小区(楼院)、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存在的分类投放设施问题,规范“四分类”收集容器及“三栏”配置。继续实施投放点升级改造,推进密闭投放点新增改造工作,普遍推行“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二(四)规范分类收运保持对混装混运行为“零容忍”高压态势,公布收运作业单位及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制定“对不符合收运标准拒绝清运”制度,对分类不符合标准的各类生活垃圾拒绝收运。加强物业保洁人员、垃圾运输作业人员培训,强化日常作业管理,做到车走地净,垃圾桶及时准确回桶,及时清运大件(装修)垃圾。(五)提高执法水平结合管理部门移交的违法案件线索,加大对单位混投、未按照要求设置分类收集容器以及混装混运等案件的办理力度。通过多渠道执法宣传,不断加强对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警示震慑。附件:2023年1月至5月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成绩表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2023年6月30日2023年1-5月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成绩名次区平均得分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1西海岸新区67.765.165.96869.769.62崂山区67.667.267.167.266.969.73城阳区6767.665.3636870.84市南区66.365.36565.668.4675市北区64.964.864.662.46864.76李沧区63.766.163.962.762.263.67即墨区60.863.161.359.161.159.4名次市得分1莱西市61.62胶州市58.83平度市50.1

    注意事项

    本文(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