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第四单元《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

    • 资源ID:85897       资源大小:12.5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第四单元《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

    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从古诗文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利用资料、抓住诗眼等方法,于初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悟感情中,走进古诗、走近诗人、走进历史,体悟那份强烈的爱国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初识律诗1 .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借助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了前两首古诗,初步学习“抓关键词句悟诗情”的方法,感受到两首边塞诗情景交融、爱国情深。今天学的这首诗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 .认识律诗。这首诗有8句它属于“律诗”。每句七字,叫“七律”。一般8句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示:首联 领联 颈联 尾联)(设计意图:复习已学,强调学法,为三首古诗的比较做铺垫;认识律诗,落实诗体常识,为感受律诗的音韵节奏打基础。)板块二了解诗人,朗读古诗1. 了解诗人。(出示)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1500余首。他的诗深沉,悲壮,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但有一首例外,就是今天这首,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是为什么呢?学完就明白了。2读题解题。说题意理解“闻” “官军”“河南河北”。3.朗读古诗。(1)字音提醒:出示:剑外蓟(j i )北襄(xi a ng)阳洛阳(2)古今异义:出示“涕(t i)泪衣裳(chdng)妻子(z)”并理解。(3)朗读指导:按“四三”划分读出节奏。(设计意图:从这首律诗的独特之处一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切入,引发学习兴趣;抓易读错的字词和古今异义词,通过朗读、交流理解,增强学生借助注释和主动查词典来学古诗的意识。)板块三理解诗意,品悟诗情1 .理解诗意。(1)默读,理顺诗意。(2)交流指导:说诗意。理解“愁何在” “漫” “须” “作伴”(3)整体疏通,再顺诗意,理解读诗。2 .品悟诗情。在一遍遍朗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作者有一种情绪一直在诗歌中流转?(预设:古诗里充满诗人的喜悦。)(1)把脉诗情:诗中哪个词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抓住“喜欲狂”,用“抓诗眼悟诗情”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欲狂”。2 2) 了解历史:理解这样的诗眼,要联系诗人创作的背景。杜甫为何“喜欲狂”?这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一安史之乱。(生交流师出示。)安史之乱是唐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同皇帝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叛乱爆发于河北省,叛军攻陷了洛阳。洛阳成了废墟。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背井离乡,逃离了家园。杜甫和家人随逃难的人群离开了故乡洛阳,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发,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历时7年多。7年,诗人和家人颠沛流离,差点死于战乱,如今听到战乱平息的好消息,怎能不欣喜若狂呢?3 .体悟诗眼。联系关键词句,体会诗人的“喜欲狂”。(1)对比感悟“悲喜交加”。抓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说感受(预设: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可见诗人特别高兴喜极而泣。“忽传”说明消息来得突然。从“初闻”和“满衣裳”我好像看到诗人一听到喜讯,就控制不住感情,高兴得哭了。)杜甫在写这首诗之前,也曾流过泪一(补充出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杜甫春望节选)叛军攻破国都长安,劫掠焚城,繁华的都城一片废墟,百姓流离失所。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杜甫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鸣也揪心。此时,他的泪是怎样的泪?(预设:痛苦的泪、伤心的泪。)是为国破家亡而流的痛苦的泪。流泪的还有失去亲人的孩子痛苦的士兵、苦难的百姓现在,战乱平息的喜讯传来,7年的痛苦涌上心头,诗人流的又是怎样的泪?(预设: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想象感悟“欣喜若狂”。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展开想象,强烈的“喜悦”扑面而来。(预设:从“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感受到诗人特别高兴,仿佛看到,妻子和孩子喜笑颜开,妻子一边笑,一边抹着眼角的泪。孩子快活地喊:“太好了!太好了!'杜甫高兴得手舞足蹈,拿着书胡乱卷弄。)朗读感悟“放歌纵酒”预设: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了诗人的“喜欲狂”。诗人大白天尽情歌唱、纵情喝酒,还想马上就带妻儿回家乡,那是多快活呀!(4)拓展感悟“归心似箭”。预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里的"即"“穿” “下”这些字,体现诗人急着要回家乡去的激动和高兴。拓展:当时杜甫在四川,那时叫“蜀”。蜀地道路异常难行。(出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李白蜀道难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一杜甫恨别(出示蜀地山水画、地图)感受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迢迢千里,跋涉艰辛,体会诗人返乡狂想中归心似箭的急切与激动正是他喜欲狂的内心表露。公元763年的春天,是杜甫-生中最难忘、最痛快的春天。杜甫是不是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预设:为战乱平息国家统一而喜;为百姓不再流离失所,可以安居乐业而喜。)透过诗句,特别是“喜欲狂”这一诗眼,隔着千年时空,我们仍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生朗诵全诗)这首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是杜甫人生中第一首表达心中痛快喜悦之意的诗,所以被称为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设计意图:基于前两首古诗学习方法的基础,体悟这首诗的“喜欲狂”中,学生拥有自主找诗句、抓字词、说想象、谈感受的学习空间,并且通过教者适恰的资料补充、方法提点,走向历史,多角度地聆听诗人的澎湃心潮,细腻而深入地体悟“生平第一快诗”中的爱国情怀。)板块四感受对仗,体会音韵1 .感受对仗。律诗很讲究对仗一般颔联和颈联要对仗。如:(出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首诗除了首联,其余三联都对仗,所以读来格外上口。2 .体会音韵。发现每联最后一字(“裳”“狂”“乡”“阳”)押“ang”韵,这是一个要张大嘴才能发响亮的音,这样的音更能抒情。如把前两联最后两字换一换,感觉有何不同?(出示)初闻涕泪满衣襟,漫卷诗书喜不禁。(预设:不押韵,不顺耳,没有那么欣喜若狂。)诗中每个字、每个音,都是精挑细选的,尤其是杜甫,一定要注意他的用字。3 .以书衬诗。这首诗被历代文人墨客喜爱,写成作品流传千载。(出示分别用隶书、行书、草书书写的这首诗)如果当时的杜甫挥毫写诗,他最有可能用哪种书体写?(预设:会用草书写,才能体现欣喜若狂的心情。)我们也可以用美观的书法,把诗变成一幅作品挂在墙上。(出示书法作品)(设计意图:诗人的情感不仅流淌在诗句的内容上,也深藏于格律的讲究和用字的精练上。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受这首诗音韵节奏中也饱含着诗人的“喜欲狂”,从而渗透从音韵节奏和用字品字中体悟诗情的方法。)板块五比较异同,学法总结1 .比较异同。比较古诗,发现异同。(出示表1)诗名作者朝代主要内容表达情感从军行王昌龄唐描写了唐朝戍边将士们生活艰苦和战斗惨烈,抒发了他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表达诗人满腔的爱国热情。出篱门秋夜将晓迎凉有感陆游南宋由景抒情,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对南宋王朝的期盼。表达诗人盼望尽快收复失去的大好河山、统一祖国的愿望,流露出他对南宋统治者无能的悲愤心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想要收拾行装立即带着亲人还乡。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和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预设:都是爱国诗,写的内容不同。)2 .学法总结。不同的主题,相同的情感。通过三首爱国诗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背景理解古诗,通过“抓诗眼悟诗情”的方法,走进古诗、走近人物、走进历史,为我们的古诗学习积累了好方法。3 .升华情感。(设计意图:比较三首诗,既是复习内容,总结学法,更是清晰地整体把握,重重叩响本课、本单元的主旋律一“爱国”。)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第四单元《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