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docx
《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根据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进一步发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统筹共济功能,切实减轻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负担,结合实际,现制定本方案。一、主要目标按照保障基本、平稳过渡、协同联动、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逐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实现职工医保基金内部结构更加优化,个人账户管理机制更加完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更加科学,门诊统筹医保管理和基金监管机制更加健全,职工医保制度更加
2、公平更可持续。二、重点工作(一)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从2023年1月1日起,单位在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本人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o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退休人员其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按改革当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3%确定。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建立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机制,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二)建立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机制。将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职工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年度起付标准确定为150元。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级别设置梯度支付比例,一级(乡级)及以下
3、医疗机构报销(含综合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村卫生室等)70%,二级(县级)医疗机构报销60%,三级(市级、省级)医疗机构报销50%o退休人员报销比例高于在职职工5个百分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2000元。(三)优化慢特病待遇结构。持续推进全省统一的门诊慢特病病种名称、办理标准、待遇政策的规范落实。我市已经纳入报销的病种,保留报销待遇,优化报销方式。适当放开符合条件的慢特病病种患者门诊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限制,更好满足参保人员医疗需求。探索建立日间手术病种医保报销制度。对未纳入慢特病门诊保障范围且适合在门诊开展、比住院更经济方便的特殊治疗,探索建立门诊报销制度。(四)规范个人账户使用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立健全 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 门诊 共济 保障机制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