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梦回繁华-拓展阅读.docx
《20 梦回繁华-拓展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梦回繁华-拓展阅读.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知道一点中国画在古人眼中,看书读画是耳濡目染的经验一一书画是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习字是读书人的基本要求一一这些普通的视觉经验、生活常识以及口耳相传的言谈使一般爱好者具备书画鉴赏的能力。但经历一个世纪的剧烈变迁,我们的视觉经验和生活习惯去古己远。书画鉴赏变成一种专门的知识,成为一门学科,这是它日渐离我们远去的结果。既然变成一门学问,书画鉴赏就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从“如何看”着眼或许更易于步入鉴赏之道,学会“观看”也更富符合一般观众的经验与期待。中国画如何看?套用朱熹的话“只管看,便是法”,但很多东西大家看到了却没有察觉,现代人接触绘画作品多是通过图片,以这种经验面对原作往往会自动过滤许多信息,把作
2、品仅仅当作一张平面图像载体。但一件作品本身是一个立体的历史产物,它有自身的历史情境,如果对此不够了解,以当下的经验揣度则可能会“误入歧途”。很多人相信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一种人人共通的经验,所以可以跨越时空产生共鸣。但就我个人的读画经验来说,这种共鸣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一一观看作为一种视觉经验,需要特殊的训练和一定的积累,否则就是盲人摸象(或许在历史面前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而已)。古人有自己的一套言说方式,中国画也有自身的艺术语言,如果不谙熟这些,所谓的共鸣只是“你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你当如是J今天去博物馆,和古人看画最大的不同即是距离。在古人眼里,一张画首先是一件可以把玩的物品,如果是珍贵的书画
3、,藏家会精心品题、装裱、包裹,从画匣、包巾、题签、裱边、拖尾上都可以看到历代藏家对它的宝爱,打开的过程就是一重体验,而现在被展厅所阻隔。每一次打开都像完成一种仪式,要小心翼翼,因为作品有生命,生命有长短也脆弱。古人讲绢存八百,纸寿千年,历经岁月流传于世己是不易,折损、撕裂、受污、水火更是书画之厄。长物志里讲“看书画如对美人,不可亳涉粗浮之气”就强调这种庄重。手卷是中国画里非常特殊的形式,小则二三尺,多则十几米,可以盈握,可以壮观。中国画没有透视,传统只讲近大远小、“三远”等,手卷的表现空间就很大,咫尺千里,不同的时空都可以串联,很像今天的电影。韩熙载夜宴图里有五个场景,时空次第不同,通过屏风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梦回繁华-拓展阅读 繁华 拓展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