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湖心亭看雪.docx
《文本解读:湖心亭看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解读:湖心亭看雪.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本解读】湖心亭看雪张岱与金陵客:梁建蕊.“金陵客”是镜像而非同道一一兼谈张岱自我“冰雪”人格的塑造J.语文建设,2019(05):56-59.太初光景,又有清虚、浩渺、旷远之感。在更远辽阔的白色背景下,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越来越小,仅仅如一线或是一点。此处虽运笔寥寥,却如一幅充满意境和留白的水墨画C金陵客更喜欢结伴出游,喜欢交友饮酒、享受生活,其看雪动机并不纯粹,更在乎的是与友人开怀畅饮、把酒谈天。金陵客是“拉余同饮”,可见张岱与其交往是被动的;而从“强饮三大白”的强字也可察觉出,这酒张岱喝得很是勉强;至于双方的交流,张岱仅仅是“问其姓氏”,对方的回答也是寥寥数语一一”是金陵人,客此
2、”,且答非所问。很明显,萍水相逢的两人毫无再聚首之意,根本不欲深交,故连姓名都互不告知。总之,张岱与金陵客并不是真正的同道中人。金陵客雪夜出行主要是来饮酒与享受生活的;而张岱则是真正痴迷于复远辽阔的苍茫之境,他享受的是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境界。张岱生于繁华,终于沦落,饱经国破家亡、升降浮沉,形成孤高耿介、高洁自守的文化人格,以及空灵飘逸的文学观念。他向往孤独,痴迷于素雅静洁的山水。在面对自然美景时,他期待的不是与众同乐,而是沉浸在景与我的共同世界之中,这在陶庵梦忆的诸多作品中都有表现。通过互相比照可以发现,湖心亭看雪中邀请好友雪中饮酒谈天的金陵客角色是作者特意设置的,与
3、张岱并非真正的同道中人,而只能充当作者自我“冰雪人格塑造的镜像角色。写景的方式何欣,痴”线串珠教湖心亭看雪J.语文教学通讯,2015(05):33.一是阅读自为墓志铭了解张岱的性格,二是对比赏读湖心亭看雪与西湖七月半,体察同一作者在不同心境中游赏西湖的异同。既然如此,白描自然就成了写作湖心亭看雪当仁不让的景物描写方式了。设想,当一个人看尽了人间繁华,遍尝了世间冷暖之后,他还会被繁复多姿的景物所吸引吗?人间的浮世绘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留存于作者眼中、心中的也就只有铁线银钩般的轮廓了。白描讲究的正是不加渲染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简练朴素的语言将景物的轮廓勾勒出来。于是我们看到,在苍茫茫的天地之间,唯有长
4、堤、湖心亭、小舟和舟中人的模糊的影子,笔致是简约的;天地间不过黑白两色,色彩是清晰的;天地的阔大与人物的渺小构成强烈的对比关系,视点是渺远的。人既在看景,又被景囊括其中。大笔勾勒、小处点染、刻意留白的景物构建成了张岱悠远脱俗的内心世界,正是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心境。作者在如此人与自然的融合中抵达了自我内心的安宁与超脱,于是,“景”便成了“境”,即心境与意境,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的艺术营造方式。魏存龙.湖心亭看雪的孤独之感与审美塑造J语文天地,2023(12):8.9.叹天地之悠悠,人生之渺渺。寥寥数语,便实现了大与小、虚与实、动与静、远与近的和谐统一。白描手法的运用更是让散文具备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本 解读 湖心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