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docx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急诊科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主战场。感染性疾病指机体感染细菌、真菌、 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患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 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近年 来,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攀升,且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对感染性 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新形势下,医务 工作者应更加注重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本文主要就血清 标志物、病原体检测、细菌耐药、急诊常见的感染部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做简要介绍。1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1.1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
2、ble CD14, sCD14 )是新型感染性 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尤其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相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 外周血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 )等常规生物标志物更具优势,已成为 近年来研究热点。多项研究已验证,sCD14在脓毒症、细菌感染和表现为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患者,在脓毒症中更高。除此之外,sCD14 也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感染性休克中敏感度和特异
3、度分别为90%和 85% ,明显优于PCT和CRPo同样也有研究表明,sCD14和序贯器官衰 竭评分(SOFA )呈正相关(r=0.83, P=0.004 ), sCD14水平越高,预后 越差,且将sCD14和PCT联合使用后在诊断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时敏感 度和特异度均大大提高。因此,sCD14可作为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新 型指标。1.2 CD64CD64是免疫球蛋白G IgG Fc段亲和力最高的受体,在机体感染后的36 h,即可出现活化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上调,因此可作为早期感染的 评价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在感染患者中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检测的敏 感度和特异度均高达90%以上。CD6
4、4指数是中性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 强度和淋巴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的比值,在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方面起 重要作用。在重症肺炎患者中CD64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CD64指数对患者预后不良的临界值为8.11 ,并且其阳性患者死亡危险程 度是阴性患者的5倍。在烧伤后感染患者的研究中表明,感染组CD64指 数均高于未感染组,在脓毒症组更高,相比于CRP在早期诊断中更具特异 性,但其在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 G-菌)和革兰阳性 菌(gram-positive bacteria , G+菌)感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CT 在G-菌感染时升高更为明显,因此在
5、判断细菌感染类型中相较于PCT, CD64不具有优势。1.3 其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z MCP-1 外 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 涎液化糖链抗原-6 ( Krebs Von den Lungen-6z KL-6 )和感染相关性研 究主要局限于肺部感染。贾亚杰指出,MCP-1和KL-6均为重症肺炎患者 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但两者在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70%左右。 张凤香等指出,NLR、PLRs MCP-1在机械通气后均有所升高,且在呼吸 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6、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患者中更为 明显,其敏感度和准确度均为80%o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可溶性髓样细 月包触发受体-1 ( 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sTREM-1 1 II 型胶原 C 端胭 type U 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 CTX- )在脑膜炎、肺炎、脓毒症、膝关节化脓性感染等方面 具有诊断价值,尤其在膝关节炎化脓性感染中有较高特异度。但现阶段关 于这些生物标志物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探 究。2病原学
7、检测研究进展现阶段对于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细菌培养,但在时效性上相对滞 后,对于重症感染尤其急诊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缺乏及时性。因此,需 要不断探索更快、更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策略。2.1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 )近年来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运用中逐渐广泛,对于神经系统感染、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血源性感染等多部位感染可直接检测血液标本中 游离脱氧核糖核酸(DNA), 312 h完成检测。Blauwkamp等指出, mNGS在脓毒症患者中得出病原学结果时间为53 h ,且在血源性感染中
8、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3.7% ,在组织和体液检测中其敏感度为84.9%o此外, mNGS在病原学诊断方面具有多样性。研究表明,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 mNGS检测时结核分枝杆菌、非典型病原体、真菌及病毒方面的阳性预测 值为97.64% ,阴性预测值为21.88% ;对于厌氧菌诊断阳性率较常规培 养明显升高(71.43% vs. 7.14%),但也正因其诊断的多样性,而使其特 异性不高。因此在mNGS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病原靶向二代测序(target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NGS 不同于 mNGS , tNGS 在检测前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扩增是特异性的,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性 疾病 研究进展 展望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