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期末检测(二)(教师版).docx
《第26课 期末检测(二)(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 期末检测(二)(教师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26课期末检测(二)一、单选题1 .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4, 5, 6B. 3, 4, 5C. 6, 8, 11D. 5, 12, 23【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即可判断.【详解】A. 42 +52 62,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32 +42 =52,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62 +82 ll2,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52 +122 232,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注意先判断最长边.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B. 32 - 2 =3D. J(Y)X(2) =2A. y2 + 3 C. 6 2 3【答案】D【解析】【分析】 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B进行判断;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C进行判断;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 则对D进行判断.【详解】解:A、0与否不能合并,所以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32 - 2 =22,所以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2=逅,所以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2D、y(4)(2) - 42 - 2/2 ?所以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
3、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 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3 .关于2, 6, 1,10, 6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B.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C.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D.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0. 2【答案】C【解析】【分析】先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 数,再利用求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再逐项判定即可.【详解】解: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 2, 6, 6, 10,中位数为:6;众数为:6;平均数为:(l +
4、2 + 6 + 6 + 10) = 5;方差为:(l-5)2 +(2-5)2 +(6-5)2 +(6-5)2 +(10-5)2 = 10.4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定义,熟记定义以及方差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4 .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BD = 4g, ZBAD = 120 ,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 15B. 16C. 18D. 20【答案】B【解析】【分析】作出图形,连接AC、BD,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ACLBD, OB=BD,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 对角求出NBAO=60 ,再求出AB,然后根据菱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4倍计算即
5、可得解.【详解】解:如图,连接AC、BD,在菱形 ABCD 中,ACBD, OB= BD= 43 =23 ,V ZBAD= 120 ,.*.ZBAO = 60 ,在 Rt AAOB 中,AB=OB = 23 = 4 , 22所以,菱形ABCD的周长= 4X4=1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5.如图一次函数y = 2x和 ) =办+ 4的图象相交于A(相,3),则不等式2% 办+4的解集为()22【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y = 2x和y = ax + 4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6课 期末检测二教师版 26 期末 检测 教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