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下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docx
《关于疫情下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疫情下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疫情下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两年多来,不仅对航空公司经营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也影响到了每一位员工。在公司经营层面上,航班量、现金流减少,但防疫、空勤人员训练等费用增加。由于航班量减少,人员技术生疏、飞机停场时间较长等会带来安全风险隐患,公司面临亏损,员工绩效大幅度降低,也对员工正常生活构成了很大挑战。此次疫情从暴发到基本得到控制,我们看到了体制的力量,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看到了党员的力量,虽然付出是巨大的,但整个抗疫的过程也是检验的过程、团结的过程、改革的过程,更是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整个抗疫的过程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有很多值得企业反思和借鉴的地方;从公司全员抗疫和广告推送
2、、包机定制的效果来看,也有许多方面值得总结。疫情防控中政府角色扮演和企业管理的反思与对策疫情下各航空公司之所以难,不仅有市场的原因,还有部分来自疫情管控中的各位“婆婆”的原因。市场原因属于疫情造成的“天灾”,然而经营过程中各地防疫部门的政策“层层加码”和“一刀切”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就不得不说是“人祸” 了。例如,民航局虽然对疫情防控指南有不同版本的更新,但由于各航企受各机场疫情防控联合指挥部指挥,机场不顾航空公司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对一些非中高风险地区的航班要求提级防控,航班落地后,旅客正常放行,机组却要集中隔离。执飞国际航班的机组全程无接触,落地解除防护后却与旅客同酒店隔离。因为不敢担责而“层
3、层加码” “一刀切”成为制约航空公司运营管理的重要因素。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说过,“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这是早些年任正非发现旧的管理体制中易发生决策“延迟”和“失真”的改革口号。现实中的国企普遍存在决策速度和灵活度低于民企的问题,如航空售票的定价机制,民企的效率远高于国企。虽然客观地讲,国企有政策性限制,但更多的还是层级管理体制的问题。不仅是效率,在销售、安全、运行等很多方面也有此类问题。例如,对于“某些涉及部门或者个人利益”的信息,员工发现并通过自愿报告系统上报后,层层处理并经部门之间“勾兑”,很多时候便不了了之。“家丑不可外扬”和惧怕不良信息影响到自己的想法,为公司安全埋下了隐患。
4、“公司不是自家的”是普通员工乃至很多管理者的普遍想法。一线的呼声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决策支持,不仅影响公司的发展,而且严重消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无人主动担责的“文化”。虽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各层级领导干部加大了到基层调研的力度,但是敢于揭自己伤疤的仍是少数。不少事情还是要等“病发”后才能被看到,或者当已经出现结果时才能得到重视和处理。中医讲良医治未病,但现实中在没有症状之前又有几个治未病的良医能被尊重并委以重任?以上管理问题实际上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没有大的安全事件发生之前,很少有人主动从根源上作出改革。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常说但未必常用,现实多数情况都是在“打补
5、丁”。通过此次疫情,笔者建议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如下改革。第一,建立防疫与经营相结合的沟通机制,破除“层层加码”和“一刀切”,呼吁政府统一疫情防控政策,赋予企业应有的生产经营权利。建议民航局与各地防疫指挥部门进行对接,统一提出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在疫情防控总要求之下建立协商机制,避免“一人独大”。在民航局牵头下成立由各驻场航企参加的疫情防控审计委员会,防止无端加码和出台不合理制度。对于各地防疫政策制度的制定,必须经过各驻场航企的调研和确认后统一发布。第二,航空公司应建立“短平”的应急反应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倾听一线声音,让政策围着市场转,围着经营转。第三,建立预防性管理考核机制,不仅奖励那些成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疫情 航空公司 经营管理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