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激光性理化美容技术光动力光子嫩肤.docx
《非激光性理化美容技术光动力光子嫩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激光性理化美容技术光动力光子嫩肤.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非激光性理化美容技术光动力光子嫩肤(一)光动力疗法简介光动力学疗法(PDT)在皮肤病治疗学上具有很大的应 用前景,目前PDT在皮肤肿瘤、AKs,鲜红斑痣、光子嫩肤、 寻常座疮、化脓性大汗腺炎等良恶性疾病中已经取得了全球 瞩目的疗效,尤其是对鲜红斑痣和寻常型座疮有理想的治疗 效果。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acid, ALA)是近年 开发的第2代光敏剂,其本身为一种体内血红蛋白合成过程 的前身物。正常情况下,ALA在细胞内的量很小,本身不产 生光敏性。外源性ALA能渗入角质层进入体内,被增生活跃 的细胞选择性吸收,最终聚集于靶细胞内,并转化为原吓琳 IX等吓琳类物质,原吓琳
2、IX是一种很强的光敏剂,经过特 定波长的光照射后即发生光动力反应,产生单线态氧等而杀 死增生活跃的细胞,而邻近的正常组织不受任何影响。ALA 可用某些激光和其他光源激发,包括IPL (500120Onn1)、 蓝光(40542Onn1)、红光(635nm)和脉冲染料激光(585 595nm)等,从而提升原有治疗的效果。(二)光子嫩肤与光动力光子嫩肤尽管IPL本身就能缓解光损伤的症状,但IPL联合PDT 技术显得更加有效。利用PDI技术进行光子嫩肤,这一概念 依据PDT的作用机制,代表了对光老化进行光子嫩肤的最新 突破,即光动力光子嫩肤。199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Bitter博士提出IPL的 P
3、hotoFacial技术概念,其后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报道了 风靡世界的光子嫩肤技术。IPL发出5001200nm波长的非 相干光,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根据患者肤质及皮损情况 选择相应滤光片,筛选出不同波长的光用于治疗,其作用原 理是通过选择性光热分离作用而发挥效应,此理论由 Anderson和Parrish于1983年首先提出。当运用IPL治疗 时,靶组织中色基吸收的光能为间断性的,转化的热能也为 间断性的,如果脉冲时间短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即可使 热能仅作用于靶组织,而不致引起相邻组织的损伤,这可使 不同波长的光选择性地作用于相应的靶组织。Hedehmd等选 取了 32例FitZPat
4、riCk皮肤分级为IIII级,伴有I一II级 皱纹的女性志愿者,进行左右面部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IPL 对皱纹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有68%的患者表示在皱 纹减轻方面不确定和无效。Prieto等研究了光老化皮肤去皱 后的组织学的变化,他们对5例皮肤Fitzpatrick分级分别 为I、II、III级,并有I或II级皱纹的女性患者进行面部IPL 治疗,每月治疗1次,连续6次,设置参数为波长560nm, 光斑直径8mm35mm,能量密度为2836JCnI?,分别于治 疗前后1周、3个月和12个月行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检 查,以观察组织学变化。疗前可观察到明显的光老化所导致 的弹性纤维变性,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激光 理化 美容 技术 动力 光子 嫩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