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docx
《《平均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平均数教案教学目标:L借助具体情境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内涵与统计意义,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统计价值。2 .在观察与探究中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统计与分析能力。3 .了解平均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平均数的含义新疆的葡萄特别有名气,那里的果业基地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听说他们又培育了一个新品种阳光玫瑰,现在葡萄快要成熟了,如果基地研究员想要预测这块地的葡萄产量有多少?你有什么办法?生1:把每次摘下的数量记录下来,最后加起来。生2:先知道一亩产量,再乘上有几亩。生3:也可以预测一串葡萄的重量,乘上有几串葡
2、萄就是总产量了。师:大家都很会想办法啊,都想到了先估计一小部分,然后再看看有这样的几部分。如果我们选择先测出一串葡萄的重量再乘上这样的几串,你觉得选择怎样的一串比较合适呢?生1:中等大小。生2:不多不少。师:为什么这样选?生:选大的估总数会偏大,小的会偏小,不多不少的才刚刚好,跟总数最靠近。师小结:确实,不多不少的那一串代表了各串葡萄的一般水平。这样总数会估得更准确一些。二、自主探究,体会平均数的意义1 ,理解平均数师:这里记录了七串葡萄的重量,你觉得选择哪个重量表示它们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生1:我选择400,因为它出现了 2次。生2:我会选择600,它比较靠近中间。生3:我觉得500更接近,
3、这样就有3个数比500小,3个数比500大。生4:我也同意500,这个数最平均。师:500?这个数怎么来的?什么意思?生:从600那里拿100给400; 700移200给300; 900多出400,移300给200,剩下的100给另一个400,这样每一串都是500克。师:谁听懂了他的什么意思?生:他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一串都是不多不少,刚刚好。生:我也觉得这个数最不多不少,但我是把全部的数加起来,200 +300+400 + 400 + 600 + 700 + 900 = 3500,再除以 7。生:我知道他是用总克数有几串,这样正好是它们的平均数。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平均数,什么意思?生1:
4、就是匀一匀后,让每一串一样多的那个数。生2:不多不少的,一般水平的。师:可是刚才给出的这组数里没有500呀?生:表格里的几个数有偏多的,偏少的,只有匀出来的500最中间,虽然没有出现,但最不多不少刚刚好。师小结:看来这个表示一般水平的平均数并不一定出现在这组数里,它是通过移多补少匀出来,或者算出来的。它有时并不真实存在。2 .减少平均数的误差师:那这个平均数500就一定能表示基地每串葡萄的一般水平吗?生:也不一定,如果这里记录的是偏少的或者偏多的那些数量,就不准了。师:那如果要得到更准确的平均数,你觉得可以怎么办?生:可以统计更多的串数,再来求平均数。师小结:是的,大数据统计或者反复测量,都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