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docx
《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一、期末分析的方法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2、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3、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4、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5、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二、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精选1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1一、试卷的总体评价本次测试是
2、由教管中心统一命题,学校组织安排期末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在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套试卷紧扣教材,试题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性考查,对数学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二、试卷题型结构试卷共有填一填、选一选、算一算、做一做、解一元一次方程、试一试和想一想七个大题,共30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填一填占26%,选一选占16%,算一算占20%,做一做占14%,解一元一次方程占8%,试一试占10%,想一想占10%。三、学生得分实况七年级实考学生人数467人,总成绩为12393分,平均成绩为26.54分,比最高分81分
3、,最低分2分,及格人数13人,其中,80-90分1人、70-80分1人、60-70分11人,及格率为2.74%;50-60分17人,40-50分42人,40分一下394人。四、学生答题典型失分原因分析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不深刻,基本运算能力较差。2、审题阅读亟待加强,文字阅读能力低下,读不懂题意,对应用题、文字量大的试题存在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3、解题格式及数学语言的表述不规范、表达不完整、导致失分现象较严重。4、“用数学”的意识差,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差。这暴露出我们的教学在关注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在实际背景下运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不够。5、“做数
4、学”的能力差,即动手实践、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五、改进措施1、重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上课及作业批改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抓的较紧。本次考试在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太低,令人费解。2、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教学中要抓实双基,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学、用、做相结合。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2一、试卷评价本试卷涵盖面比较广,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试卷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
5、操作、应用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操作、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次考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成果,也暴露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试卷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二、考试情况六年级学生47人,缺考一人,及格人数9人,及格率19.5%,平均分38.5分;优秀1人,优秀率2.1%;40分以下27人,差生率:58.2%。由于全班差生的比率比较大,所以总体成绩不理想。三、答题情况分析第一大题,填空题。20%此题内容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熟练程度。不过大部
6、分学生完成得不是很理想,可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其中第4、5、8、9题失分最多。其中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并求比值,大部分学生写出的都是化成最简整数比过程中的某一步,或者直接化简错误因而失分。第5题是常用单位的换算,有些学生对相关单位的进率记不清,单位的大小也较模糊,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学生无从下手,看的出来是对单位换算的理解上还有问题。第8题这题应该是稍微难一点,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分析能力的有限,对于本题中三角形内角和与角度的比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不透彻;而有些学生较粗心,把角算对了,但在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时又错了。第9小题“已知甲数比乙数少四分之一,求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对于本题
7、大部分学生不能综合的进行分析,同时不能准确的找出单位“1”的量,因而失分就成为必然了。第二大题,判断题。5%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错误最多的是第三题:这是教材上的比的基本性质,同时也是教师课上强调的一句话,可见学生上课的专心程度。第三大题,选择题。5%这道题共5小题,5分。错误最多的是第四题,这题涉及到工作效率的问题,是五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想当然的认为甲用4小时,乙用6小时,两人合作完成的时间就是4+6=10小时,所以选C的学生还不少。第四大题,计算题。32%学生计算习惯较差,经常发生抄错数字或简单的加减法算错的情况,需在平时注意习惯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加强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上下功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 质量 分析 报告 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