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节能新技术第四章.docx
《建筑设备节能新技术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节能新技术第四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四章建筑采暖供热节能技术4.1国内供热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世界上很多我国越来越关怀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各发达我国节能的政策,也是以削减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为明确的FI标。其缘由是,人们己经熟悉到,所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酸化,而产生的C02的积累,将导致地球产生重大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建筑供热用能无疑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特殊是在我们我国,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条件下更是如此。由于经济的进展,供热范围日益扩大,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将远高于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假如建筑这个用能大户的能源省不下来,势
2、必会限制我国经济的进展。因此,建筑供热节能已成为世界性大潮流,这是由客观的社会需要所打算的。随着建筑行业的进展,传统供热方式的缺陷日益突出,新的供热方式不断兴起,调整能源结构,削减燃煤造成的污染,同时解决电力供需之间的冲突,是供热地区城市环境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的供热系统热源主要依靠燃料(包括燃煤、燃油、燃气)、电能、水、空气、土地等。不同的热源打算了供热规模和末端形式的不同。我们我国建筑能耗量巨大,要求必需依据世纪的国情动身制定相关的能源政策,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供热方式进行系统的经济分析。一、国内供热方式现状国内现阶段几种常见供热方式主要有以燃料为能源的供热方式、电热供热方式和热泵供热
3、方式。1、以燃料为能源的供热方式以燃料为能源的供热方式分为集中供热和家用燃气或燃油热水锅炉供热。集中供热的热源可以是由热电联产方式产生的,也可以是由区域锅炉房及小型锅炉供应。热电联产经济又节能,还有较高的环境爱护效益,但是也有热电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供热不敏捷、有事故或修理是影响很大、管理费用高等缺点。区域集中供热锅炉若配备有较完备的水处理装置和消烟除尘装置,也能达到肯定的节能、环保目的,且其投资小、建设周期短,是最常见的集中供热热源。但是与热电厂相比,分散小型燃煤锅炉热效率低,消烟除尘效果也不好。家用燃气或燃油热水锅炉供热与燃煤系统相比运行费用高,但具有清洁环保、调整敏捷、节能、设施小巧
4、美观、安装简便、易于操作、便于计量等优点,可分为供热水系统和燃气供热风系统等两种类型。2、电热供热方式电热供热方式分为电暖气供热、电热地板辐射供热和电锅炉热水供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电热锅炉和电热水器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法律规范规定“除了符合下列状况之一外,不得采纳阻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温和空气调整系统的热源:”1)电力充分、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待地区的建筑;2)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采用热泵供应热源的建筑;3)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4)夜间可采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
5、的建筑;5)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6)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3、热泵供热方式热泵供热依据热源的不同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三种。热泵供热系统的制热效率高,但在使用上还有些限制,例如空气源热泵的供热效率随室外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在寒冷或易结露的地区不宜使用;水源热泵水热容量大,传热性能好,i般水源热泵的制冷供热效率高于空气源热泵,但在缺水地区不宜使用;地源热泵是采用可再生的地热能资源,经济、有效、节能、环境效益显著,但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高,还可能带来地质环境问题。二、能耗现状一一锅炉房供暖现状特点L“两小沙-一锅炉房规模小,锅炉单台容量小供1万
6、加以下供暖面积、规模较小的锅炉房占64%之多,平均单台锅炉容量仅为28th.在这些分散锅炉房中只能采用热效率很低的小容量锅伊,因而不利于节能。2两低”锅炉负荷率低、热效率低。按热指标7OW(住宅)计算,每0.7MW(即lth)可供10000m2供暖建筑面积,实际调查结果只供4009r不足一半,即普遍处于“大马拉小车”的低负荷运行,热效率自然也低,一股只能达到50%60%.3.“两多”能耗多、现行间歇供暖多。据对“三北”地区29个大,中城市19891990年度供暖期实际能耗的调查单方实耗标准煤,最高64.9kg最低19kgm。单方实耗电,最高5.6kWhn,最低2.4kWhm。单方实耗水,最高0
7、.34t2,最低0.O7tm2这些表明发展很不平衡,节能潜力很大。在供暖运行制度上,现行间歇供暖(即非真正的间歇供暖,采用每昼夜24h内,烧6h、停6h,重复两次,或者烧4h、停4h,重复三次)安,占72%,而连续供暖辅以间歇调节的仅占28%.三、供暖设计的不利因素“三北地区各城市,在以往的供暖设计中,设计热指标数值皆较高。如沈阳市9个设计院设计热指标选用的平均值为88Wm2(7calm2-h),而实测值为5258Wm4550kc疝/加h);北京过去一般取7081WmZ(6O70kcalm2h),而实测值为4658Wm/4050kcalm2h)等。热负荷基数偏大,锅炉、水泵、散热器及管道等选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设备 节能 新技术 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