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2018版)课程代码092043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3总学时56理论学时34、机动2实践学时18、机动2适用对象全校全体大一新生制定时间2018年8月开课部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开设学期1制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课程负责人批准人推荐教材名称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修订版)编著者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是否高职高专教材高校统一教材参考教材名称名称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难点解析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编著者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是否高职高专教材是前修课程名称无后继课程名称毛泽东
2、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代码无代码092055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思索中探求真理,在体验和行动中感悟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核心课程。它是高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二)课程定位本课程在我院统一开在大一第一学期
3、,配套开设有形势与政策课程,后续课程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课程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旨在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的课程,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既有思想性、理论性、也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三)课程任务本课程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为基本理念,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4、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时代特征;帮助大学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历史责任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培养健全人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教育和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通过教学使学生把爱国主义情感、科学的理想信念落实到职业岗位中去,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职业精神和法律观念,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增强诚实守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为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素质合格、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四)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遵循“以统编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行为养成为目标”的原则进行。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心理健康问题等,帮
6、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学生思想理论素质,强化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以教材为基础又体现高职教育特
7、色。以教材为基础,就是不失全国通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和拓展。通过以“必须”、“够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专业”为原则选择和扩充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以修订的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并力求达到科学性、创新性、思想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每次重点解决几个问题。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社会考察。组织制作“精彩一课”、多媒体课件,实现立体化教学。学习成绩评定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注意把学生的学习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