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析.doc
《黑龙江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黑龙江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摘 要本文在区内地下水类型分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地下水特征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紧密结合各区域的具体情况,以有利于保证区域内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前提,按照地下水开采条件划分为适宜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不宜开采区;简要叙述了各区概况,并进一步明确从地下水用途、地下开采水位、开采量、水质及开采方式等五个方面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关键词 地下水类型 开采条件 合理开发利用 保护目标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黑龙江省地域辽阔,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埋藏、分布、含水介质条件差异极大。按含水层介质不同,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微孔隙裂隙
2、水及基岩裂隙水,按水力性质不同可划分为潜水、承压水;并综合考虑区域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单元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等条件进一步划分地下水类型区。1.1 平原区地下水类型及特征特征黑龙江省平原区广泛分布第四系砂、砂砾石孔隙潜水 - 弱承压水,松嫩平原及穆棱兴凯低平原下部分布第四系砂、砂砾石孔隙承压水,高平原浅部与山前台地区分布微孔隙裂隙潜水,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穆棱兴凯低平原部分地段底部分布前第四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松嫩平原五大连池一带分布玄武岩孔洞裂隙水。(1) 松散层孔隙潜水 - 弱承压水主要分布于各大平原的河谷漫滩 阶地区,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砂砾石,漫滩区多直接裸露地表,阶地区上覆5m2
3、0m厚的亚粘土层;在松嫩平原西部扇形地及中部低平原浅部也广泛分布,中部低平原浅部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粉砂,部分地段上覆较厚的粘性土层;地下水埋深多为2m4m,局部5m10m,漫滩区主要为潜水,阶地区多呈弱承压性质。含水层厚度差异较大,三江低平原厚度20m260m,穆棱兴凯低平原厚度20m80m,松嫩平原中部低平原厚度2.50m8.50m,嫩江、松花江干流河谷厚度10m30m,各支流河谷厚度一般为3m20m。(2) 松散层孔隙承压水松嫩平原中部低平原广泛分布松散层孔隙承压水,可分为林甸组与泰康组两个含水层。第四系中更新林甸组孔隙承压含水层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广大低平原区下部,大庆长垣向南至肇州
4、县城以北地区缺失;主要由河流相沉积的灰白色、杂色砂砾石组成,偶夹白色高岭土透镜体,含水层厚度一般在20.0m-60.0m之间。第四系下更新泰康组含水层主要分布于西部低平原区下部,向东尖灭于大庆长垣隆起带西翼上部;主要由灰白色中粗砂和含砾砂组成,自上而下由细变粗。松嫩平原东部高平原也分布有松散层孔隙承压水,在绥化以南及哈尔滨地区分布较连续、稳定,其他地段断续分布呈零散状;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砂、砂砾石,夹有透镜状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层;含水层厚度5m30m,水位埋深5m30m,顶板埋深10m50m。穆棱兴凯低平原阶地区及兴凯湖低平原下部分布有松散层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中、
5、下更新统的砂、砂砾石,含水层厚一般20m80m。(3) 高平原浅部及山前台地微孔隙裂隙潜水区内高平原浅部及山前台地分布的黄土状亚粘土、亚砂土或亚粘土夹碎石,可赋存微孔隙裂隙水,水位埋深5m10m,分布不稳定,富水性很弱,单井涌水量100m3/d。(4) 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松嫩平原底部分布有前第四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但分布不稳定,富水性差异较大。白垩系上统明水组孔隙裂隙承压水分布于区内低平原底部,在大庆长垣顶部缺失。含水层岩性主要由中粗砂岩组成,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分布不稳定,多以透镜体状分布,单层厚度3.0m - 29.0m,累计厚度10.0m - 80.0m,局部最厚可达85.0m -
6、126.0 m。高平原区底部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分布不稳定,呈零散状,是局部地段生活及工矿企业用水的主要开采目的层。三江低平原及穆棱兴凯低平原局部地段底部分布第三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介质为弱胶结的砂岩、砂砾岩,含水层厚度与埋藏深度变化较大。另外,逊河平原分布也有前第四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5) 玄武岩孔洞裂隙水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五大连池地区,含水岩组特征为:上部为玄武岩,孔洞、裂隙发育,厚20m40m;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砂砾石(北部地区缺失),厚1m5m,二者直接接触,组成统一含水体,并以泉形式出露。五大连池风景区内出露有著名的南泉、北泉、翻花泉、二龙眼泉等。1.2 山丘区含水层(介
7、质)特征黑龙江省山丘区主要分布花岗岩、变质岩及火山岩,由于地质构造及风化作用强烈,岩石裂隙较发育,赋存基岩裂隙水。另外,在较宽展的河谷中分布松散层孔隙水。(1) 山间河谷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山丘区较宽展的山间河谷平原中,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砂、砂砾石,分布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5m10m。(2) 基岩裂隙水广大山丘区主要分布有花岗岩、变质岩及火山岩,经长期内外营力作用,网状风化裂隙较发育,赋存风化裂隙水;在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了不同性质、规模不等的断裂,特别是构造复合部位或断裂密集地带,裂隙发育,赋存构造裂隙水。由于基岩裂隙发育极不均一、裂隙带分布极不稳定、地下水赋存条
8、件及富水性差异极大,仅在局部裂隙发育较好、宜于赋存地下水的地段,地下水才能比较富集,这些地下水富集带相互无连通,呈零散状分布。另外,山丘区中局部地段有玄武岩孔洞裂隙水及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呈零散状分布。1.3 地下水质量状况黑龙江省地下水除受原生环境影响铁、锰含量普遍偏高外,水质一般较好,可以满足各类用水要求。但是,由于受人类生活、生产等各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平原区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已经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硬度、大肠菌、挥发酚、高锰酸盐等;局部地区由于混层开采,成井工艺存在问题致使浅层潜水与下部承压水混合,对下部承压水的水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在松嫩平原的低平原区、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地下水 开发利用 条件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