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docx
《中医院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院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腰腿痛(TCD编码:BNS150)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TO编码:M51.2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日本N.NAKA1评定标准进行评定。1.症状(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2)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14/5、15/S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o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
2、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3)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1I、12和1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4)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5)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能管,刺激腰舐神经丛。(6)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2.体征(1)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3、(2)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3)腰部压痛及麟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撕脊肌痉挛。(4)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下蹲休息。(5)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出现感觉异常,70%病人出现肌力下降。(6)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令病人平卧直腿抬高下肢达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90%。在直腿抬高实验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为加强实验阳性,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7)仰卧挺腹实验:病人仰卧
4、,作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8)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髓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9)压颈试验: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的发射疼痛者为阳性。3.辅助检查(I)X线: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后突,患椎间隙前后等宽,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一致。(2) 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
5、,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的等。(3) MRI: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4)腰椎间盘髓核照影:把碘剂直接注入椎间盘内,根据显影的变化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判断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脱出”、“游离”。(二)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2 .寒湿阻络: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谅。舌质淡,苔白或腻,
6、脉沉紧或濡缓。3 .湿热痹阻: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4 .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千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三、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本院特色)1 .气滞血瘀型治法: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成:丹参25g、归尾15g、红花10g、川茸15g、泽兰10g,香附15g、
7、续断12g、牛膝15g、乳香10g、没药10g.延胡索15go中成药:活血愈伤胶囊(院内制剂)。2 .寒湿阻络型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芜15g、防风15g、肉桂3g、当归30g、茯苓15g、细辛3g、牛膝15g、杜仲15g、白芍15g、熟地20g、人参30g、甘草12g。中成药:祛风活血胶囊(院内制剂)。3 ,湿热痹阻型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方药:大秦芜汤组成:秦芜18、黄柏9g、知母9g、茵陈18g、车前子(包煎)12g、木瓜12g、苍术15g、慧米20g、川牛膝12go中成药:四妙丸等。4 .肝肾亏虚型治法:补益肝肾、强脊壮骨方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院 腰腿痛 腰椎 突出 诊疗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