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doc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摘要: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以下简称城镇,不含其它建制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5027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88亿立方米/日,年产生含水量80%的污泥5000多万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规定,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水十条”从颁布到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与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污水处理率得到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副产品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问题日益突出。污泥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元素、有机质、营养元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资源利用价值,但其处置不当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本文通
2、过对日益增长的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过程所采用的处理处置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着力探索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关键词:污泥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污泥简单进行抛置、填埋,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危害周围居民安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泥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本文为了合理利用污泥并减轻其带来的环境影响,就污泥的处理方式及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污泥的成分、特性及危害污泥主要来自于各类污水处理厂,富集大量有机和无机物质,如氮、磷、鉀等无机营养元素,无机固体颗粒等物质,还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等物质,此
3、外,大量寄生虫及其虫卵、病原微生物也附着在污泥上面。根据污泥处理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每处理万吨污水可产生58吨的污泥,日产量非常大,并且污泥的含水率很高,可达到80%以上,非常难以储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污泥成分泥砂和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含量少,致使污泥厌氧发酵产气率低、焚烧处理热值偏低、土地利用环境风险大。因此,开发适合我国污泥泥质特征的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意义重大。二、污泥处理处置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一)基本原则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时应遵循“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基本原则。其中,安全环保是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循环利用是应努力实现的重
4、要目标;节能降耗是应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因地制宜是方案比选决策的基本前提;稳妥可靠是贯穿始终的必需条件。在制订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时,应根据污泥处理处置阶段性特点,同时考虑应急性、阶段性和永久性三种方案。充分利用其他行业资源来进行污泥处理处置可作为阶段性方案,并应具有应急的处理处置方案,防止污泥随意弃置,保证环境安全。在选择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时,应按照“处置决定处理、处理满足处置”的要求,在确定了污泥处置方式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污泥处理技术。同时优先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对于研发中的新技术,应经过严格的评价、生产性应用以及工程示范,确认可靠后方可采用。(二)技术路线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
5、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可以降低处理费用、避免二次污染;资源化可以实现污泥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循环利用。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方式,要充分考虑污泥的泥质特征、所处地区的环境条件和经济水平。鼓励发达城市以资源化利用为主要目标,欠发达城市和地区以稳定化、无害化为近期目标,同时考虑未来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性。鼓励符合标准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污泥制建材等综合利用;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可采用填埋处置。污泥处理以满足土地利用时,鼓励采用厌氧消化或高温好氧发酵(堆肥)等方式处理污泥;污泥以填埋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高温好氧发酵、石灰稳定等方式处理,也可添加粉煤灰对污泥进行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泥 处理 资源 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