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资源配置影响因素.doc
《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资源配置影响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资源配置影响因素.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资源配置影响因素摘要: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不匹配,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资源均衡利用是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主要手段。为此,基于2015年1月2018年9月中线实际监测数据,从库容、灌区、地区水资源量等多角度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运行初期)中影响沿线地区水资源分配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初期,丹江口水库库容量、灌区需水量、特殊季节(冬季冰期)、城市的发展地位、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口数量和特殊地区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地区水资源分配。研究结果为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中(运行初期)沿线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了科学支撑。关键词:水资源
2、分配;灌区需水量;分水口;影响因子1引言目前区域性缺水十分严重,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108m3。为缓解此现状,近年来对调水工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如梁书民等1从全球角度研究了全球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及水资源农业开发潜力;卞戈亚等2通过建立一个二层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张晓烨等3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模型研究了对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王满兴等4研究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节水体系。在目前已建成的调水工程中,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亦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
3、优化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5。在进行水资源配置中,影响水资源分配的因素诸多,目前水资源优化配置多采用多目标、多水源、多用户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如社会、经济、环境、水资源量等多方面,同时中线工程涉及区域面积大,分水口数量众多,影响分水口流量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合理准确地找到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鉴此,本文基于2015年1月2018年9月中线实际监测数据,从库容、灌区、地区水资源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中线在初期试运行阶段影响沿线水资源分配的因素。2沿线分水口水资源分配情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下游湖北丹江口水库,从陶岔取水
4、口引水,沿唐白河平原北缘、华北平原西部边缘,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河南、河北两省,北京、天津两市,最终直达北京的团城湖和天津市外环河6,全长1432km,沿线设置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和54座退水闸。沿线分水口的服务功能大致可划分为服务于农业灌溉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两类。2.1供生活用水分水口水资源分配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开始通水。本文选用数据为沿线四个区域2015年1月2018年9月,用于供生活用水各分水口实际监测数据,得到四省市水资源分配量占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流量时间变化图及分水口各月份累计分水总量图。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自年后对北京市水资源量的分配占比较
5、为稳定,平均值为0.262,变化范围为(-0.073,0.081);河北省的总分水量占比在缓慢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分水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最为接近;分水口各月累计分水总量变化趋势有很大的相似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分水量出现在610月。2.2服务于农业灌溉分水口水资源分配情况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耕地面积却较少,占耕地面积49%的灌区农业为我国提供了超过75%的粮食产量和经济作物。随着我国迈入14亿人口大关,国家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粮食。为了避免粮食危机,只有保障灌区基本水资源供给,才能保证灌区的基本粮食产量。因此对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也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水北调 中线 沿线 水资源 配置 影响 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