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建设需求与建议.doc
《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建设需求与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建设需求与建议.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建设需求与建议为了落实“双碳”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我国新能源将进一步发展,消纳压力也将持续增长。为确保新能源的高效消纳利用并发挥主体电源的电力支撑作用,有必要总结“十三五”以来的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经验,研判未来系统调节能力建设需求,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统筹推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一 当前系统调节能力逐步提升,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系统调节能力的需求是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在标杆电价和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驱动下,新能源自“十二五”以来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尤其是冬季供暖期,系统调节能力
2、不足问题逐步显现,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源网荷三端具体来看,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源结构,电力系统灵活性较低,然而由于相关配套机制的缺失,我国各类灵活性调节电源建设、改造进展缓慢,难以适应伴随新能源发展日益增长的调节能力需求;部分区域清洁能源消纳受网架影响明显,跨省区通道送电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电力市场交易主要以送受端政府间“网对网”框架协议为基础,送受双方消纳责任不明确,地区间和不同市场主体间利益难以有效平衡,跨省区清洁能源消纳普遍面临着受端市场对外来电价格和曲线要求高的问题;此外,长期运行的电力峰谷电价制度已难以适应电力系统绿色低碳发
3、展的需求,亟需建立电力现货市场等相关机制,进一步提升需求侧灵活性。为应对新能源消纳问题,“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提出“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高度重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从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多措并举,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加大调峰电源规划建设力度,着力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规划还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优化电力调度运行、大力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等具体举措。“十三五”期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电网企业持续深挖大电网的灵活调节潜力的支持下,全国新能源消纳形势持续向好,新能源利用率持续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系统调节能力依然
4、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总体仍处于滞后状态。一方面,电源侧灵活性调节电源建设及改造力度仍显不足,“十三五”期间,火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建设分别仅完成了规划目标的40%和50%;另一方面,新能源跨省区输送比例仍然偏低,由于配套电源建设滞后或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限制,部分跨省跨区通道的新能源电量占比低于30%,跨省区消纳能力还有待提升。总体来看,支撑新能源持续高效消纳利用的基础仍不牢固,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仍需重点关注。二 未来系统调节能力需求逐步攀升,且呈现不同时空尺度特性“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对新能源更高速度、更大规模的发展提出了外在需求。同时,“十四五”也是新能源发展由补贴驱动转为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电力系统 调节 能力 建设 需求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