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肺功能诊断规范中国专家共识.docx
《成人肺功能诊断规范中国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肺功能诊断规范中国专家共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成人肺功能诊断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摘要】本共识以既往发表的“关于肺功能诊断的建议”为基础,结合实际临床问题、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既往指南存在的未解问题,系统规范肺功能诊断。随着肺功能检查的广泛应用,肺功能诊断标准、分级标准,以及尽可能实现的定位、定性诊断,都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或思路,但目前的国内外指南在正常预计值制定、参数评价、诊断标准、分级评价等多方面皆未统一,临床实践也有较多问题,进一步规范、完善肺功能诊断是必然选择。除用标准或简易肺功能仪完成的常规肺功能或通气功能检查外,体容积描记法(体描法)测定气道阻力(airwayresistense,Raw)和胸廓气容积(thoracicgasvo1u
2、me,Vtg)日益增多,动脉血气分析或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查广泛应用,肺功能诊断标准不仅涉及传统肺功能参数的评价标准,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的评价标准,还应有更多、更高的要求11肺功能诊断有较强的会诊性质,本共识作为“成人常规肺功能测定规范中国专家共识”的姐妹篇,以朱蕾教授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的“关于肺功能诊断的建议”和生理学分析为基础,针对国内外指南中的未解问题,结合实际临床问题和最新科研成果制定。支气管激发试验、脉冲震荡法肺功能测定和心肺运动试验等也是评价肺功能的检查项目,但涉及的问题较多,需单独给出诊断,不在本共识之列。一、肺功能参数的正常值1肺功能参数正常值的评价标准由于人种等因素影响,世
3、界各地肺功能参数的正常预计值公式不同,3,健康人群高限(upper1imitofnorma1,U1N)和低限(1ower1imitofnorma1,11N)分别是最高和最低临界值,是理论上最科学的评价标准,被美国医学会(AMA)和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学会(ATS/ERS)的肺功能诊断指南采用11但由于与实际情况差别过大,并未获得临床医生和呼吸疾病诊治指南的广泛认可,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气流阻塞性肺疾病,其全球防治倡议(GO1D)完全忽视UIP和1IP,而是采用吸入气道扩张剂后一秒率(FEVJFVC)70%作为定性诊断标准,采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
4、oryvo1umeinonesecond,FEV1)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作为严重度的分级标准s。我国的肺功能参数评价主要采用实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少部分核心参数长期没有公认标准,而是诊断者根据自己经验综合分析给出诊断,不少单位通气功能的定性诊断用GO1D标准,严重度分级用ATS/ERS标准或采用GO1D标准,导致一系列理论概念和临床实践的混乱。2肺功能参数正常值的问题选择无临床症状、无高危因素的“健康人”是建立正常预计值公式的基本要求,但对肺功能参数有明显欠缺,调查显示该类“健康人群”中有较高比例的气流阻塞者,如此建立的正常预计值公式尽管对均数的影响有限,但标准差加大,U1N升高,11N
5、降低,容易导致诊断错误,如英国学者1995年的一项大样本研究,入选6053位不吸烟、无呼吸系统症状、无哮喘诊断的高加索人,得出FEVi/FVC11N低于70%的年龄为女性61岁、男性48岁,远低于年龄超过70岁才可能低于70%的实际情况G,该研究人群必然包含较大比例的无呼吸系统症状、无高危因素的气流阻塞者,尤其是男性,这可能也是ATS/ERS于2005年才出版指南,时隔14年后才更新指南,但仍有巨大争议的原因之一。故尽管理论上U1N和11N的科学性最高,但实际应用的问题和错误更多。3我国的正常预计值公式我国无统一的汉族人群肺功能参数正常预计值公式,而是分别由东北、西北、华中、华东、东南、西南六
6、大地区于1988年制定各自的标准iJ;其后虽多次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均未能制定出完整的新预计值公式,国外情况类似,严重滞后于呼吸病学的发展。我国调查失败的原因可能主要有:吸烟量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并未明显改善,大气污染(包括职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仍较严重,特别是这些因素早年对呼吸道和肺实质的影响仍可能持续存在或加重,使真正健康人群数量明显减少;二手烟、大气污染又是难以准确评估的重要高危因素,容易导致无临床症状、无明确高危因素的气流阻塞者入选,因此U1N、11N可能较国外更不可靠。朱蕾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均显示1988年版的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仍然最合理,绝大部分仍能继续使用一;一氧化
7、碳弥散量(diffusioncapacityofcarbonmonoxideinthe1ung,DCO)和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capacityforcarbonmonoxideper1iterofa1veo1arvo1ume,D,CO/V)正常预计值偏高,推荐改用2011年的修正公式g。需要指出的是CO弥散量正常预计值公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屏气时间的计算方法改变所致,与人群选择无明显关系。4肺功能参数的正常值范围不同种类的肺功能参数的选择标准不同。(1)绝对值参数肺总量(tota11ungcapacity,T1C)、功能残气量(functiona1residua1c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 功能 诊断 规范 中国 专家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