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析茅盾与沈从文关于风俗叙述的异同6000字.docx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析茅盾与沈从文关于风俗叙述的异同6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析茅盾与沈从文关于风俗叙述的异同60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析茅盾与沈从文关于风俗叙述的异同以春蚕与边城为例内容提要春蚕、边城分别是茅盾、沈从文的乡土小说的代表作,本文着眼于这两部小说中关于风俗民情的叙述,对比两类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两位作家的创作风格,并简要分析此类叙述在文本中的作用。关键词:春蚕茅盾边城沈从文风俗民情一、引言1二、春蚕中的桐乡风情1(一)乡俗1(二)乡情2(三)乡语2三、边城中的湘西民俗2(一)民俗2(二)民情3(三)民语3四、异同对比4(一)异曲同工之处4(二)独具匠心之处4五、小结5参考文献6浅析茅盾与沈从文风俗叙述的异同以春蚕与边城为例一、引言所谓风俗,指人类某一群体里被普遍接受的一套多少定格化了的行为标准和处事方式。而由于一
2、定地域,一定民族风俗习惯紧密地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相联系着,因而我们就可以借助风俗这一工具来观察当地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了。在现代文学作品当中,很多时候作品中所展现的风俗习惯能使作品得以充实,得以美化,同时也更加贴近生活。春蚕是茅盾在30年代创作的文学作品,也是其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然而过往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大部分都将视点的中心放在政治文化与作品的关系上,揭露当时国民党政府、资本主义工商业、帝国主义等的经济剥削造成农民生活的惨况,而忽略了作家想要表达的另一些重要内容,即最为明显也最容易被忽视其价值的风土人情。而沈从文在1933年创作的边城,一贯凭借其描写的美好自然景色与各式奇特乡土风俗闻名于世,通
3、过这些风俗习惯和自然美景,可以了解湘西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因此,研究边城中的乡土风情也是很有价值的。二、春蚕中的桐乡风情(一)乡俗春蚕有着浓郁的乡土味道,这和作者自身的生命体验是分不开的。茅盾出生和成长于桐乡乌镇,桐乡素有“丝绸之府”之称,具有厚重而多彩的蚕桑文化。据光绪桐乡县志云:“男子务耕桑,服商贾;妇人勤纺织,工蚕缀。”桐乡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养蚕为业,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养蚕风俗。在小说春蚕中,蚕神崇拜的民俗意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蚕农们的言行举止。蚕农们将蚕蚁呼作“乌娘”,当地还流行着“清明削口,看蚕娘娘拍手”的歌谣,妇女们在特殊时期戴蚕花祈祷“蚕花什四分”
4、,这些日常的蚕事活动无不渗透着浓厚的“蚕神崇拜”的民俗观念。在描述糊“蚕箪”时,茅盾写出了一个细节一一老通宝认为去年蚕花不好是因为糊蚕箪用了报纸,所以今年“特地全家少吃一餐饭,省下来钱买糊箪纸来了。四大娘把那鹅黄色坚韧的纸儿糊得很平贴,然后又照品字式糊上三张小小的花纸一一那是跟糊箪纸一块儿买来的,一张印的花色是聚宝盆,另两张都是手执尖角旗的人儿骑在马上,据说是蚕花太子这段“糊蚕箪”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蚕农们对蚕事的郑重。对蚕神的崇拜与日常蚕事结合起来,表现出底层民众对于丰收的期待,那些特殊的行为和古老的仪式,实质上是一种朴质而简单的信仰,而蚕农们从焦灼的快乐到绝望的痛苦那种情感的转变,放大了这种
5、信仰的地位,也映衬出了他们的无力感一一除了虔诚的遵照仪式和忐忑的等待,别无他法。这样的叙述方法为蚕事活动注入神秘色彩的同时,也为显示带来的悲剧内涵。(二)乡情如果说“乡情”必须是“有别于其他地域种群文化的、特殊的民族审美情感的表现”,那么春蚕在乡情上给读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勤朴”,这种“勤朴”里还有着底层被压迫者的源自生存本能的精明和认真。茅盾对于这一乡土性格的观察和把握是细致入微的。春蚕中对“窝种”的详细描写就表现出人们怀着期待的努力。四大娘用体温“窝种”,作者将蚕种喻成婴孩,写出了他们饱含心酸的生活期待。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不懂得,也不能够操纵某些社会机制来获取财产,他们只知道依靠自己加
6、倍的勤劳来改善甚至仅仅是维持自己的生活。茅盾深刻地写出了这种勤朴背后,面对时代变换的大风云,面对上中层对于困难的层层转移,这些底层人民生存的无力。()乡语最能体现一个地域区别于另一地域的因素莫过于语言,而同一地域中不同的阶层又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茅盾在论大众语一文中指出:“同一个意思,倘用没有血色的普通话来讲,当然没有京腔那么够味,然而倘用方言,我相信一定也和京腔一样风韵十足。”他在春蚕中大量运用方言俚语,并对此进行了注释。如“清明削口,看蚕娘娘拍手”,“削口”是方音,意谓“桑叶抽枝发指”,全句指的是“清明边桑叶开绽则熟年可卜,故蚕妇拍手而喜”;“窝种”即是“揭种”;“乌娘”则指初生的蚕蚁;“
7、杠条”指那些带叶的桑树枝条;“拜利市”指谢神,“三十多九”指三十多个“九里”等等。茅盾大量使用方言俚语不仅仅增强了作品的地方色彩,也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生活真实感,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乡野蚕事的原生态状貌,很容易让人联想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态蚕乡民生图。三、边城中的湘西民俗边城之所以有着巨大魅力,跟沈从文在作品中对诗一般的湘西风俗的描写是分不开的。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在描写人物,展开主要故事之外,穿插了许多民俗民情的画面,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无序散乱,而实则起到了烘托气氛和环境的作用。既让人开了眼界,又让读者意兴盎然。(一)民俗茶恫虽然是一个地处湘西边界的小城,然而这里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风俗习惯,例如,端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言 文学 毕业论文 浅析 关于 风俗 叙述 异同 6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