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docx
《中学生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学生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山大华特卧龙学校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 .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2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3 .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4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5 .保持健全的人格。6 .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7 .热爱生活、热爱集体。8 .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9 .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10 .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二、
2、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一)一般心理问题原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时间: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间断持续两个月。程度:可控、社会功能未受损、未泛化。(二)严重心理问题原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时间:间断或者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程度:不可控、社会功能受损、泛化。()心理障碍指学生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较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有:(1)神经官能症包括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瘠病等。(2)变态人格包括偏执型、分裂型、戏剧型、反社会型、回避型、自恋型、被动攻击型、性心理障碍等变
3、态人格。(3)心身疾病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如偏头痛、支气管哮喘、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神经性皮炎等。(四)精神病属于重度心理障碍或严重的行为问题,主要有:(1)精神病2)自闭症(3)自杀三、常见严重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性问题的识别1 .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起病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或惊恐的程度与现实处境并不相称。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2 .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常在青少年期发病,多数缓慢
4、起病,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或强迫意向,常伴有强迫动作或行为,可以一种为主,也可以集中症状兼而有之。3 .疑病症患者担心或认为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超价观念。多数为缓慢起病,常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以疑病症状为主,伴焦虑、抑郁情绪,还常伴有各种疼痛。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特别关心,对身体各部的感觉十分关注,进而怀疑自己有病,要求医生或亲人同情,虽经各种检查均为阴性发现,仍担心、怀疑检查结果是否有误。因此,患者四处求医,反复检查,常寻觅所谓的验方、偏方,同时,又怀疑其疗效。4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头痛及多种躯体不适等症状,这
5、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某种特定的精神障碍。病程迁延,症状时轻时重,病情波动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5 .精神病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可能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6 .精神分裂症由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学生 心理 问题 识别 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