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docx
《张祥龙--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祥龙--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docx(5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张祥龙】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栏目:演讲访谈发布时间:2015-05-11 22:29:37标签:张祥龙作者简介:张祥龙,男,西历1949年生于香港九龙,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82年在北j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托莱多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布法罗大学获哲学博吐999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12年起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人文社科一:2017年起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葆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E乐人生与哲理先秦儒家哲学九讲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复见天地(吹剑编撰于西历二。一八年)中国
2、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作者:张祥龙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于当代大陆新儒家文丛之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著,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三月廿三日丁亥耶稣2015年5月11日这是2005年秋在北大为学生们做的一次讲座的记录稿。由学生(仪玫兰)根据录音整理,我本人做了一些文字修改,并在少数几处补足了意思O主持人:首先要感谢大家对哲学系“社会文化心灵”主题活动的关注和支持。“社会文化心灵”主题活动的前身是哲学系文化节,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从这个学期开始,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一次。这个学期的主题活动,继楼宇烈教授之后,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张祥龙教授。相信
3、大家对张祥龙教授都有一定的了解,也不用我多做介绍了,不过大家可能一般会觉得张教授在西哲方向比较“术业有专攻”,其实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中西方哲学比较、西方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东西方宗教哲学,真的是学贯中西。所以我们在私下都比较叫他祥龙大师。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领略大师的风采了,让我们掌声有请张祥龙大师为我们带来他的讲座。张祥龙: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本来是计划讲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原因,今天也还是以那个题目为主,当然最后我会再谈一点衰落之后中国文化的出路。这个题目我曾在某个地方讲过。我去年在德国讲学的时候给德国学生开过一门课,名叫“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
4、中的危机”。这次讲座会引用那门课中的一些观点,所以内容会比较多。我尽量在限定时间内讲完,希望最后能留一点时间,大家来提问题。我知道问题会不少,这里的很多观点只是一己之见,和主流的看法很不一样,所以希望大家多提尖锐意见,我也愿意回答。听众:中间有问题可以提问吗?张祥龙:因为要讲得比较多,所以最好不要提问;如果你觉得特别必要,也可以,但是我只能简短地回应一下,到最后再一起作答。甲.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衰危的表现首先要讲的是,中国人缺少对自身历史处境的基本认识。当然,我指的是现代的中国人。到目前为止流行的多种对人类历史处境的描述,无论是历史唯物论、社会进化论,还是乐观的全球化,总之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观
5、,都是非中国的。而且民族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大多数情况下,是非民族文化的,也就是政治化、党派化或者意识形态化的。太多令人痛苦的东西被遗忘、被压抑了,后果是精神和思想的失神。关系国家和文化命运的讨论,往往打不到点子上。一个民族的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成长不起来的。我用一个比喻,就是像精神分析学讲的:在童年期,如果受过重大创伤,造成了一些压抑性的遗忘,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这其实也包括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成长。所以真实的历史,包括文化,是一个民族迎得自己的精神健康和深邃的思想能力的前提和途径。关于这传统文化衰败和危机的表现,只能做一简单概括。首先讲我理解的“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含义。现在流行的看
6、法,一般是比较中性的描述,比如认为一种文化是由习俗、传统、理想、价值观念组成的,是一个相关网络。我的看法则是这样的:文化是一群人长期生存的独特方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群人借以获得生存意义的结构,还有这种结构的各种表现,这一群人通过这个生存的结构能够连续不断地获得生存意义,即便是在这个民族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样看来,文化是有生命的,是一个活体,它是会生长、上升、衰落,也会死亡的。并不是说只要中国人还在,中国文化就一定在,这是没有保证的。而且,就我们现存人类来说,文化一定是有族群个性的,也就是有多样性和地方性的。至于是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文化,而其他动物就没有,还须要研究。比如,北京的一群麻雀与纽约的一群
7、麻雀,有没有生存方式上的区别呢?或者,用离人类比较近的例子,生活于相互隔离状态的两群黑猩猩,会不会具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呢?我们来看一下传统文化衰败和进入危机的表现。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出衡量文化生命力的四个指标,一个是它的传人,看还有没有传承它的“道统”的团体。历史上儒家有儒士团体来传它的道统,道家有道士或者道教徒的团体,基督教则有教士、牧师和信徒团体。第二个是看这个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结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第三个是看它的价值观念,即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在做重大选择的时候是否还依重于这些价值。最后就是看它的语言,也就是人们在表达最关切的问题时,是否还在用这种文化的典型话语。今天我没有时间都讲,我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祥龙 中国传统文化 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