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金盛学校设计说明书.docx
《东莞金盛学校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金盛学校设计说明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二、总平面设计说明三、建筑设计说明四、结构设计说明五、建筑电气设计说明六、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东莞市金胜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东方华太建筑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东莞市金盛学校中学校区建设项目设计合同。(-)东莞市金胜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资料。(三)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标准及规范。(四)本公司各专业所提供的设计要求和条件。(五)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我公司与东莞市金胜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东莞市金盛学校中学校区工程设计合同中所规定的内容,包括建筑、结构、
2、给水排水、通风与空调、电照、供电、防雷等专业设计以及用地红线范围内的总图设计。(五)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55 kN/m2抗震设防烈度:6度(六)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71826.7 m2,中学校区容纳学生总人数3240人,工程等级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最后页二、总平面设计说明东莞市金盛学校中学校区座落于经济高度发达、文化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广东省教育强镇东莞市桥头镇,位于东深快速路与S255省道交汇的石竹山水园内,园区内山环水绕、景色宜人、空气清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显著。金盛学校校区总用地面积为16. 24公顷,总建筑面积139527. 6平方米
3、,其中小学小区作为一期项目建筑面积为60040平方米,已建成,二期项目包括幼儿园和中学校区,幼儿园面积为7661平方米正在建设当中,本次规划的中学校区用地面积为9. 32公顷,总建筑为71826.7平方米。中学校区教学群体是一组由教学、实验、科技、图书阅览、艺术交流、体育健身、生活配套及学生公寓等多种使用功能复合而成的建筑群体。金盛学校中学校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二期项目,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教学资源,结合东莞的文化和民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设计上力图在规划体系、建筑的空间形态、建造方式上进行设计手法创新,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体现着的有特色、有品质的要求。2. 1规划构思意图与布局特
4、点(1)浪漫与有序的总体布局整个校区布局舒展流畅,室内外空间张弛有序,因循不规则的地形形状,由用地西侧至东侧,伸展出三条脉络,最北侧一条将科技实验楼、图书馆、行政楼连成一体,形成校区的主入口;中间与南向两条脉络采用了非常流畅的两条曲线自由的向南流动,流线中充满动态。中间的流线由初中教学楼起始,流转延伸出艺术楼,东侧尽端向用地南侧展开两排室外篮球场,至校区南端学生食堂;高中教学楼临初中教学楼南侧引出第三条曲线,连接阶梯教室、东西向学生公寓,另自然形成四排与之呈放射状排列的南北向学生公寓。曲线形的空间组织,使得各建筑既自成一体,又紧密联系。脉络清晰的总体布局通过联系各教学区的曲线轴,和所有建筑之间
5、的连接,自然产生出一系列相互渗透和彼此联系的庭院空间、公共空间以及生态景观带,并形成多个序列轴,它们相互交织,在空间结构上体现了校园结构的有序性以及设计所赋予的特有的浪漫情绪,给学生最大限度的交流机会。(2)理性的场所链接与空间的序列轴线联系校区在规划中形成两条南北和东西序列轴线,与城市规划和一期规划形成默契,起先的轴线始于用地北侧图书馆与行政楼之间的大门厅的中轴线,向南伸展,艺术楼很理性的以此轴线居中,面向校园主入口,并在单体中产生一至三层的视觉穿透,同时形成门前的主广场,环抱而显具亲和力。另一个轴线是利用小学校区建成的规划路西向延伸至中学校区的中心地带。这样,这两个轴线的交会处产生出了另一
6、个节点,以此作为艺术交流,露天表演的场所,在校区的功能分区上,也作为教学区和生活区的连接和过渡地带,艺术楼、阶梯教室、学生公寓、室外运动场围合而之,周边建筑形体变化丰富、错落有致、动静相宜。节点场所经这些建筑与轴线间产生出来,又通过轴线形成链接,给人连续的空间体验,即成为周围建筑聚合为一个整体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为往返于这些场所的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交往、交流空间。竖向设计是根据场地周围城市道路标高及一期工程的室外标高进行设计的,场地标高从教学区至生活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高程从20. 00-15. 50米,用地周围城市路标高约20. 00T8.00米。竖向布置方式采用平坡式。特别是生活运动
7、区利用艺术广场与用地南端三米左右的高差,从学生公寓起始及室外篮球场以逐层退台的方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建筑空间、庭院空间及绿化空间均形成了很强的序列感。雨水排放依靠道路横坡导流并利用雨水口收集雨水,通过雨水管排至市政雨水管网,在整个场地东南角收集。中学校区交通组织主入口设在建筑北端,沿用地四周形成环形车道,辅助后勤出入口沿环行车道布置在用地生活区南端。绿化部分沿建筑周边布置,地面停车集中布置在用地西北侧教师办公西侧及体育馆东侧。各建筑之间满足防火间距,均保证铺设环形消防车道,或长边建筑中部设通廊,满足消防车道要求。三、建筑设计说明1 .设计构思整组校园建筑具有朴实、简约的建筑风格,运用现代的手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莞 学校 设计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