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历程与“天人合一”哲学.docx
《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历程与“天人合一”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历程与“天人合一”哲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历程与“天人合一”哲学摘要:广义灾害论认为就灾害的形成而言,自然、人及社会都是导致灾害发生的根源;大资源观的提出,意味着当今社会面对的资源,是由自然、社会与人文三类形态所构成。两者都受到我国传统哲学概念天人合一内涵的影响,都是对天人关系的阐释。确立自然生态伦理,尊重自然的利益,全面构建自然一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最为紧要的课题。人类爱护自然,犹如爱护自己。实现天人和谐,是人类的出路,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关键词:灾害社会学;广义灾害论;大资源观;天;社会;人;一.我研究灾害问题的前因与后果作为经济学教授,我在大学不仅承担着经济学的教学任务,而且学术
2、活动目标大多也集中在现实经济学研究上。我之所以会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灾害问题的研究,这由两个缘由所决定。首先,个人平生可能遭际的灾害祸患,诸如战争、社会动乱、饥荒等我都经历了。我曾亲历1976年7.28致24万多人于非命的唐山大地震。正是这些灾祸经历洛合我造成的刻骨铭心记忆与心灵磨难,为我后来从事灾害社会学研究埋下了种子,积淀了肥沃的土壤。其次,我曾经为唐山市撰写抗震救灾史,这成为我从事灾害研究的直接导因。1982年1986年间,我接受唐山市委有关部门的委托,组织力量,先后为唐山大地震十周年及二十周年两届纪念活动才巽写了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及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新唐山崛起给人们的启示两书。1
3、2书中记载了唐山这座城市从毁灭到重新崛起的全过程,也总结了唐山抗震救灾以及恢复建设的历史经验。由此开启我长达30多年、虽年届迟暮、至今仍未完全停步的研究之旅。二、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历程(一)地震社会学初探引上世纪80年末,我在为唐山撰写抗震救灾史的过程中才妾触并掌握了唐山大地震所引发的大量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上世纪70年代末,地震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由西方传入,而其研究对象仅仅是地震预报的社会经济影响。我想到何不自己动手写出中国版的地震社会学呢。我邀请两位合作者共同来做这件事。我设定出全书理论框架及基本概念,后三人分头写作,共同写成地震社会学初探书稿,1989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二
4、)启动并参与主持两项地震灾害大型社会调查地震社会学初探出版之后,我前后启动并参与主持两项地震灾害大型社会调查。地震社会学初探及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两书中都提出若干新概念、新理论,都需要经过大规模社会调查,取得数据给予证实,如此才能获得学界的接受与重视。1988年1989年,我先后分别向国家地震局研究员邹其嘉及河北省地震局陶如谦处长建议,申请国家课题经费获准,组织力量分头进行唐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及河北省地震灾害两项课题调查活动。两个课题先后于1996年、1997年结题,各自获得调查数据上百万,证实了书中提出的那些概念与理论,课题成果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三)灾害社会学4灾害
5、社会学作为个人学术专着,是我个人经历最为艰难的一次开创性研究活动。1995年8月,我接到武汉大学郑功成教授来函。函称:他和马宗晋院士正在策划编辑出版中国灾害研究丛书,并称:中国灾害研究丛书是我国出版界与整个灾害学界的一次规模宏大的重大工程,已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工程。信中提出邀请我承担灾害社会学的撰写任务。对这个项目的研究与书稿的撰写,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撰写一部体系完备的原创性的学术着作,要经得住时间或历史的考验;要用一种宽阔眼界或胸怀,在环境灾害一需要三者大背景上,考察、思考灾害问题;整部书要能容纳下人类面临的全部灾害;以人的生存为主线,揭示出灾害的社会学本质与规律,做一次事实上的灾
6、害哲学探求。书出版后获得学界与媒体的积极评价。三、对传统哲学概念天人合一的解读与运用在哲学意义上,灾害问题所反映或所涵容的,是我国传统哲学概念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因应大自然变迁、社会历史发展所发生的演变。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传统的哲学概念,它的内涵、价值在我的灾害社会学研究中,一直被我所运用,所吸纳,并成为我学术研究的灵魂。这一目标的实现,历经20-30年时间,才得以逐步达成。2018年,我在我的学术思想的核心概念天人合一一文中全面阐释这一概念及其在我的灾害研究中的运用。5在这篇文章中我表明,这一概念也将成为我对灾害研究一以贯之的主导观念,而且已经成为我灾害研究成果的灵魂。我对天人关系的解读,在实
7、践及学术意义上,其内涵表现为四个面。(一)对“天人既相对立而又同一关系的刻骨铭心观察与体验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我看到、感受到,大自然肆虐时的酷烈与无情。大地震用鲜血、死亡告诫人类:对大自然不可、不要、不能心存轻慢。人们首先和必须要做的是,对大自然要确立一种敬畏心情,要恭敬,要畏惧,要收敛。但,这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方面,震后唐山人所进行气壮山河的抗震减灾斗争,让我刻骨铭心地看到、感受到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奋起,迸发出的无畏精神、豪迈气势与惊天动地的力量。地震灾害的惨烈与唐山人民在震后恢复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的坚韧力量、豪迈精神,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天灾与人的关系的完整表现。无论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灾害 社会学 研究 历程 天人合一 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