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册路基竣工说明.docx
《1-1第二册路基竣工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第二册路基竣工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二、路基断面几何情况(-)路基断面情况路基横断面布设本项目主线路基宽26.5m,断面组成为:行车道宽2X2X3.75m,硬路肩宽2X3.OIn(含左侧路缘带宽2X0.5m),路拱横坡2%,中间带宽4.00m(中央分隔带宽2.5m,左侧路缘带宽2X0.75m),路肩宽2X0.75叫横坡好。公路用地范围:填方地段设坡脚排水沟时为水沟外缘1m,无坡脚排水沟时为坡脚外缘2m,挡墙路段为墙脚外缘1m;挖方地段设坡顶截水沟时为水沟外缘1m,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2u桥梁地段除大(特大)桥常水位时水面宽度所占用的土地不作为桥梁用地外,余均以桥梁正投影为公路用地界。改河和改渠工程视具体情况确定。超高方式本项目主
2、线圆曲线超高值按照设计速度120kmh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经计算确定。整体式路基统一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即将两侧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有水平状态。分离式路基绕行车道左侧路缘带外侧边缘旋转(对应整体式路基旋转轴)。具体详见超高方式图。加宽方案对全线停车视距进行检查,有12处路段需要加宽路基来满足视距要求(即加宽路缘带),见下表。其中,加宽范围为平曲线范围,全加宽段为圆曲线,采用线性加宽,渐变段为前后的缓和曲线。另外,当桥梁位于视距加宽渐变段时,嫁合桥梁设计需要,需调整加宽范围。本项目第1、3、4、5、6、12段受桥梁
3、影响,对这几处渐变段进行了调整。三、路基施工中控制压实度情况一般填方路基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填料应用指定的料场且经过试验确认后方能填筑。每一层填料的规格、压实度和CBR值必须满足下表所列数值要求,当填料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或换填符合要求的土。液限大于5侬、塑性指数大于26的高液限,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本项目挖方高液限土总体数量较少,设计路基竣工说明一、路基概况说明(-)概况简述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项目八分部施工范围位于钦州市灵山、浦北两县,起讫柩号为K98+500-K110+720,主线全长12.22km。全线路设计时速120kmh,双向四
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采用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5m。(二)施工中执行的设计原则按国家、部颁规范,路基与环保及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具体措施,路基工程坚持不破坏就是匾大的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与环境景观协调的原则,采取有效的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的稳定。结合本项目特点,确定如下设计原则,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1)路基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及耐久性;(2)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的岩土
5、物理力学叁数:(4)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等方面进行粽合设计;(5)路基设计尽量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6)受水淹没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雍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7)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潮状态的临界高度;当路基设计标高受到限制时,应对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士基回弹模量不应小于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8)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等设计应采用动杰设计法,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图设计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根据施工现场的
6、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作出校核、修改和补充。(9)路基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3)回填材料选用碎石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压碎值不大于30%,4.75mm以下石屑掺量控制在40左右。(4)回填材料选用砂砾、碎石、碎石土、无砂大孔混凝土等,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0mo本项目桥头路基采用碎石土回填,其氽构造物台背回填采用挖方软石、次坚石解碎后的碎石土或天然碎石土。(5)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矩基础内缘不小于2m;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6)台背回填应分层填筑
7、,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cm,压实度要求达到96%。(7)在回填过程中,应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应使用小型机动夯具压实。(8)全线通道以及桥梁(不含天桥)的台背回填处理,由于这些段落范围台背回填压实度较难控制,且沿线缺乏优质填料等原因,结构物与衔接路基易出现沉降不均,从而导致路基过渡段出现沉降过大、开裂等病害。应业主要求,在对这些结构物的台背回熄碎石土后采用注浆补强处理。四、施工过程中执行原设计对不同地质处理情况特殊路基设计本标段内发育的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滑坡与崩塌、岩堆、泥石流等,沿线存在的特殊性岩土以软土为主。各种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分布情况详见插表4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路基 竣工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