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学习心得体会.docx
《“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学习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学习心得体会今天有幸观看了 XX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团队专项研修暨“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对于育人有了更深入的感悟,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由以前的家族式走向学堂、学校,再由学校走到多方联动式协同育人。那么现阶段我们怎样对待孩子?而孩子对我们又有怎样的期待呢?唐江澎校长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的生活者”,可见教育的培养要着重从生活出发,陶行知老先生就说过“生活本身就是教育”。生活中的我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呢?主观臆断一一不屑于倾听孩子的声音、自作主张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过多唠叨扼杀孩子参与的动力、过多替代弱化孩子参与的能力,当孩子的
2、倾诉权、选择权、发展权、参与权得不到尊重与保障时,我们真的是在培育孩子?我们想要培育怎样的孩子?XXX校长带领的团队就山区县中学调查发现家长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的占了 68.89%,家长素质不高、经济状况不好、留守儿童较多,居于农村的我对这些都深有感触,十多年来我与家长的交流中,他们基本上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孩子考得不好就是打骂居多,他们不懂得与学校老师交流沟通、不懂得如何安抚孩子,甚至不少都是以赚钱养家为理由长期不关注孩子身心动态。因此个人非常认同吴校长说的“实现家长教育成长,学校必须提供更多指导服务,增强班主任家校合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家校合作中,学校是组织者、建设者和行动者,应该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校社 协同 育人 主题 论坛 学习心得 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