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民俗会何处春光好.docx
《三月民俗会何处春光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月民俗会何处春光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三月民俗会何处春光好三月民俗会何处春光好“三月三”不是独属于壮族的节日,它属于整个华夏民族。在遥远的商周时代,“三月三”节日的雏形一一上巳节就已经出现,并在中原大地繁荣了数千年,而宋代以后,上巳习俗渐渐凋零,但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影响深远,“三月三”作为一彳固传统节日在西南地区完整地保留下来。侗歌春歌斗牛在曾经的楚越之地,生活着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民族一一侗族。他们心灵手巧、崇拜自然,对“三月三”有着特殊的感情。自古以来,侗族便有“桐树开花为农时”的说法,传说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侗族人民只得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他们便会吹起芦笙唱着歌,走访
2、亲友,相互提醒农时已到,祈求风调雨顺、一年丰收,这样的行为逐渐演化成当今侗族“三月三”的习俗。侗族的“三月三” 一般持续5天,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开始,各家各寨欢庆气氛浓厚,捕鱼捉虾、广邀亲友;清溪边上的少女娇羞地偷看,等待山坡上翩翩春雨缠绵的季节,空气里弥漫着炒包谷花的香味,田坎间行走,满地雪白一一这是布依族祭祀“地蚕”的祭品。在布依族的传说里,“三月三”是“影山神”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人们为了避免山神放出“天马”(蝗虫)祸害庄稼,都会举行很多祭典。在“三月三”这天,天才蒙蒙亮,布依族人就整齐地集合在村寨的中心,他们神情肃穆,带着敬重的眼神投向寨中心那个德高望重的寨老,听他那带着岁月的语调宣
3、读着古训一一议郎古规,在话语中传承民族的魂。待旭日升起,“扫寨”就要开始了。寨门前设坛,由村寨中的“老魔公”带领大家摆设祭品,血祭纸旗、纸马,挨家挨户开始“扫除”妖邪。只见布依寨子中家家户户门前设凳,凳上摆一只装满清水的“水碗”和一只装有瓦砾石粒的碗。每路过一户人家,“老魔公”便会在门口咒念“魔经”,手指挥舞,打几个“农阳卦”,再将瓦砾石粒和水撒入房屋,而后掀翻门前的长凳,扣下水碗,意为“扫魔”。最后,“老魔公”会给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纸旗、挂上纸马,以求平安。直到村寨住户都轮扫完毕,“老魔公”便回到寨口神坛,将收扫的妖魔鬼怪集中镇压于神灵之前,招来全寨男人于神坛处就地会餐,称为“陪神吃饭”。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月 民俗 何处 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