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实施意见.docx
《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实施意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深化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县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根据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和相关会议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为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健康这一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让群众不得病、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着力增强群
2、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蓝色海洋经济发展与特色美丽海岛建设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促进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二)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夯实健康建设基础。(三)坚持县乡融合、乡村一体创新县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实施统一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连续式服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质同标和服务优质高效。(四)坚持管办分开、放管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
3、医疗健康治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向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则、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对医院的监督指导职责,落实好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五)坚持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医院、医生、中医和医疗、医保、医药协调发展,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和保障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三工作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以解决县域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抓手,着眼医疗资源整合重组及统筹配置,建立与资源配置相适应的医疗卫生运行体制机制,形成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发展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到2019年,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全面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
4、革不断深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到2023年,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牵头医院达到县级强院建设标准,成员单位普遍具备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能力,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普及,县域内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县域内就诊比例达到90%,基层就诊比例达到65%o四主要内容()建立高效整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 .组建公立医疗机构共同体。整合县乡医疗机构资源,成立由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县域内其他公立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即人民医院(医共体),简称医共体,所有公
5、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管理,实行唯一法定代表人组织架构。中医院保留法人资格,各乡镇卫生院不再保留法人资格。医共体内原单位原有名称、功能定位保持不变。2 .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对县域规划内实施紧密型一体化管理的、集体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管理。对原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四加一管理服务的悬水小岛和偏远村庄,由医共体负责延伸服务。对其他村卫生室,要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按照自愿原则,积极引导纳入医共体管理,其药械采购、业务经营、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等由医共体统一实施。3 .设置医共体内设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人力资源、财务医保、医务医教、信息技术
6、等职能科室能力建设,新增中医药管理、公共卫生等职能科室,实现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后勤服务、信息系统等统一运作,提高服务效率。4 .持续深化“双下沉、两提升”。按照补短板、保基本、强特色的思路,巩固深化省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合作办医项目及对口支援工作。推进与沪同城医疗卫生服务,加强与沪籍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促进县域医共体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实现“双下沉、两提升对接医共体,形成“成分输血”叠加“重建造血效应。(二)建立权责明晰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5 .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组建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统筹医共体的配套政策、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等政策制定,负责医共
7、体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安排、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的审核,协调解决医共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6 .强化医共体经营管理自主权。县域医共体举办单位为县级医疗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接受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按照“管好放活的要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施行业监管。为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率和发展动力,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和用人管理、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医疗业务发展等方面行使自主权。(三)建立精简效能的医疗卫生运行机制7 .实施医共体人员统一管理使用。医共体人员编制在医疗机构原有编制基础上,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计生等行业主管部门按县级医院、乡镇卫生
8、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三种类型分类核定,核定编制时应统筹考虑规划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人员配备,编制总量内医共体统一管理。实施统一招聘、培训和调配,人事档案由医共体管理。人员实行全员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人岗相适原则,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完善职称评聘制度,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由医共体自主评聘,将正、副高职称评价标准及程序与专技四级、七级岗位竞聘标准及程序有机结合,变资格评审为岗位竞聘,实现业务技术职称“随岗不随人”。优先保证基层用人需要,在薪酬、职称评聘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优先向基层倾斜。8 .实施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医共体要加强财务管理岗位建设,改进原有财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卫生 服务 建设 实施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