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药物外渗处理措施.docx
《2024药物外渗处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药物外渗处理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4药物外渗处理措施如果化疗药物渗漏后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皮肤变化,表现为皮肤颜色变 黑或起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严重者须进行外科清创/植皮。尤其 应该警惕的是,部分患者可能不出现上述症状,等发现时已发生皮肤组织 受损,甚至丧失肢体功能。药物外渗/渗出在临床上很常见,遇到药物外渗,你会采取什么处理措施 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外渗”的这些事情: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药物出现外渗的概念药物外渗时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非腐蚀性)的或刺激性药物 (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临床表现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 局部肿痛
2、。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判断外渗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 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 状的红线。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 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药物出现外渗的原因1、药物因素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梯度有关。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 刺激性的液体如甘露醇,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可发生血管壁增厚,内皮 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必要时可以使用微量泵 进行调节。2、物理因素与
3、环境温度、输液量、液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头的选择 有关。3、机械因素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 伤是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 管腔,针尖固定不牢,并热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4、血管因素与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有 关。药液渗漏的防护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由于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粗大静脉,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 穿刺,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2、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3、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贴。血管扩张剂具有增强局部血
4、流,并中 和药物酸性作用。4、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对血管刺激性小,易固定,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同时减少了对病人 浅表静脉的破坏。5、熟悉药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适当调节室温及穿刺部位的保暖,提高注射液的温 度。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尤其对意识障碍、感觉丧失、循环不良 的病人更需要经常观察,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一旦发生渗漏,立即 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出现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1、一般肿胀:输入的一般性药物维生素类给以热敷即可,常用热水袋、 湿热敷、温度在50C左右,10-15分钟观察皮肤情况。可给予25%- 50% 硫酸镁或75%- 95%酒精热湿
5、敷,硫酸镁效果比较好但冷结晶。局部组 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抬高患肢增加热 敷擦药的次数。2、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封闭治疗。3、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4、局部封闭:用41/2 51/2门肌肉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 扇状封闭。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 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 根据情况23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5、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 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0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药物 外渗 处理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