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季节职业病防范.docx
《寒冬季节职业病防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冬季节职业病防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进入“数九”的季节气温骤降,给企业生产和员工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气温的降低,一些企业可能会关闭通风设施、紧闭门窗以保持室内温暖,但这会导致作业场所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蓄积,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升高。此外,工人洗澡、洗手和换洗衣物的频率也会降低,增加了有毒化学品通过污染皮肤或衣物进入人体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冬季需要特别关注职业病的防范。一、冬季常见职业病及其原因:1、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窒息。在冬季,由于取暖设备使用不当或通风不良,作业场所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易引发急性中毒。常见接触岗位包括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氨、丙酮、光
2、气、甲醇等化学合成,以及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的作业。轻度中毒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中度中毒表现为意识障碍,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则可能出现脑水肿、休克、严重心肌损害、呼吸衰竭等症状。2、职业性化学中毒:冬季气温低,一些企业为保暖而关闭通风设施,导致作业场所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聚积,易引发职业中毒。特别是木制工艺礼品制造、家具制造、汽车维修等有刷漆、喷漆作业,人造皮革生产、制鞋、箱包制造等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以及其他存在或产生有害气体的企业。常见有毒化学品包括有机磷农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二甲基甲酰胺
3、等。这些化学品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污染食物进入人体,引发中毒。中毒症状因毒物种类而异,如氯甲醚可使人出现流泪、咽痛、剧烈咳嗽等症状;苯可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等;甲醛则会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等症状。3、低温冻伤:长期在低温户外工作的员工,如林业工人、建筑工人等,易受到低温冻伤的威胁。低温会导致皮肤变色、变硬、触感减退,并出现刺痛、疼痛等症状。冻伤严重时可能出现坏死,甚至需要截肢。此外,低温还会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4、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冬季气温低,人体免疫功能降低,白细胞活性减弱,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特别是保暖设施集中场所,如锅炉房、煤仓间
4、等,通风不良和取暖设备可能导致空气不流通,有害气体蓄积,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二、冬季易发职业病的防范措施:1、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企业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抽风排毒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转。在冬季,虽然需要保暖,但通风同样重要。企业应合理组织气流方向,避免有害气体蓄积。对于需要关闭门窗的作业场所,应设置通风口或排风机等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同时,企业应加强通风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2、严格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按照“无毒取代低毒,低毒取代高毒”的原则选用有机溶剂等原辅材料,禁止使用无标签、无使用说明、无生产厂家标识的“三无”原料。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企业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寒冬 季节 职业病 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