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阿片类药物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专家共识重点内容.docx
《最新阿片类药物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专家共识重点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阿片类药物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专家共识重点内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阿片类药物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专家共识重点内容疼痛是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在重症患者中更是普遍存在,其来源 包括原发疾病、创伤、烧伤、手术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急诊医学的一项 重要任务就是明确患者疼痛的原因并减轻或缓解疼痛和不适。现有的镇痛 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药物治疗又可分为阿片类和非阿片类药物, 其中阿片类药物起效快、作用强、没有封顶效应,在镇痛治疗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是迄今治疗中重度急性疼痛最常用的药物。然而,阿片类药 物临床应用目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疼痛被作为第五个生命体征加以评估和治疗广受重视,以至于阿片类药 物滥用和成瘾在西方国家尤其
2、是美国成为了一场严重的危机;而另一方面, 在中国,医生需要有毒麻药品处方资质才能开具阿片类药物,且由于很多 医生担心其成瘾性,很少使用或仅低剂量使用此类药物,导致患者的疼痛 控制不足。为科学、规范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专家共识小组经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 见,归纳了 20余个具体临床问题,检索了 PubMeds Cochrane Librarys 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6个数据库,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 GRADE方法,将研究文献的证据等级分为三级(表1),并组织40余位 国内急诊医学、重症医学、药理学、循证医学专家反复
3、讨论,主要考虑证 据质量(等级)、可及性和政策支持等,形成了阿片类药物在急重症中应用的推荐共识。按照专家推荐的程度,推荐意见的强度分为强推荐中推荐和弱推荐1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策略和使用途径作用机制阿片类药物又称为阿片样物质(Opioids),包括天然的阿片生物碱或其半 合成衍生物,能与中枢和外周的阿片类受体结合并产生不同程度的激动效 应,提供镇痛作用而不失去触觉、本体感觉或意识。阿片类药物不会缓解 或治疗导致疼痛的原因,只是降低患者对于疼痛的感知。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药理作用源自其与不同阿片类受体的相互作用,而每种 受体又有不同亚型,其中,最重要的是P、6、三种受体。受体激动 时主要呈现出
4、脊髓以上水平的镇痛,但会出现呼吸抑制、内脏平滑肌张力 增高(表现为便秘、尿潴留)和痉挛(表现为OddiS括约肌痉挛、哮喘)、瞳 孔收缩、欣快感及成瘾等不良反应。受体的激动效应为脊髓水平的镇痛, 不良反应和受体激动类似。受体也可提供脊髓水平的镇痛。目前急 诊临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大多是通过激动受体发挥作用,如吗啡、芬 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哌替碇等,而喷他佐辛、布托啡诺和纳布啡 则主要作用于受体,另外,羟考酮也可作用于受体。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被认为没有封顶效应,理论上只要患者耐受,可以一直增加剂量直至达到镇痛目标。使用策略推荐意见1 :使用三阶梯的阿片类药物最小化镇痛策略,并采用逐步升级 的
5、多模态镇痛方法。(证据水平高,强推荐)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镇痛策略建议1,疼痛治疗应从非阿片类药物开 始,使用扑热息痛和非留体抗炎药(NSAIDS)治疗轻度疼痛数字评分量表 (numeric rating scale, NRS)1 3分,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类药物组 合治疗中度疼痛(NRS 46分),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重度疼痛(NRS 710 分)。所有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均需按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 理规定进行存储、领取和使用。为了优化镇痛效果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相 关不良反应,建议采用阿片类药物最小化镇痛策略:反复对患者进行疼痛 评估,逐步增加药物剂量,直至达到镇痛目标。与此同时,
6、采用逐步升级 的多模态镇痛(multi modal analgesia , MMA ,也称为平衡镇痛),即 以阿片类药物为基础,使用多种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和非阿片类药物)和 非药物手段进行综合干预以达到镇痛目标,而不是阿片类单药治疗来控制 疼痛。MMA允许不同类别的药物协同控制疼痛,同时降低了每种药物的 不良反应概率。成功的MMA包括阿片类药物、NSAIDs,加巴喷丁类药物、局部麻醉治 疗(区域阻滞或神经干阻滞)、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如果阿片类药物的需 求量增加,应尽早考虑引入辅助镇痛药。研究显示,常规剂量的NSAIDs 或曲马多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阿片类药物20%50%的用量。 此
7、外,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特别是NSAIDs能显著降低恶心、呕吐 等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联合阿片类药物使用时,非笛体类抗炎 药2、氯胺酮3和加巴喷丁等镇痛药物能有效减轻重症患者的非神经 性疼痛;而对神经性疼痛,加巴喷丁和卡马西平亦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使用途径推荐意见2: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途径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化的病情和药效 与药代动力学的差异。(证据水平低,强推荐)阿片类药物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用药是常用的给药途径,口服用药 的适应证相对较窄,透皮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阿片类药物是一种传统的急诊镇痛方法,操作方便, 但当患者存在外周水肿、凝血功能障碍、末梢循环差等情况
8、时应避免皮下 给药;当患者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应避免肌肉注射给药。此外,由于 存在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当用药剂量较大时,也避免使用肌肉 或皮下注射,尤其是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静脉用药起效快,用 量少,可控性强,方便调整,还可避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反复多次穿 刺操作;持续静脉用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稳定,更适合急危重 症患者应用。口服用药起效较慢。由于存在首过效应,口服吗啡的效价比非肠道给药时 减弱26倍,肠外给药与等效口服给药的剂量比为1:3 ,因此口服用药 的使用剂量较大”艮制了口服用药在急性疼痛治疗中的使用。此外,急危 重症患者可能因恶心呕吐或后期需急诊手术要禁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阿片 类药物 危重 中的 应用 专家 共识 重点 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