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材料重要性.docx
《锂电池隔膜材料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隔膜材料重要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锂电池隔膜材料重要性目录1 .前言12 .电池隔膜是锂电池材料之一13 .电池隔膜生产工艺24 .电池隔膜行业三大特点34.1. 资产重,设备要求高34.2. 工艺流程多,成品率低,毛利高44.3. 基膜以数量为主,涂层以工艺和专利为主45 .电池隔膜需求持续增长46 .电池隔膜技术迭代57 .半固态电池成为电池隔膜新方向61 .前言锂电池已经彻底改变了从消费电子产品到电动汽车的各个领域,而隔膜在 其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锂电池的需求持续飙升,了解隔膜行业的动态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 将探讨塑造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的关键参与者、市场趋势和技术进步。2 .电池隔膜是锂电池材料之一
2、电池隔膜、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是最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约 占锂电池材料总成本的4%。锂电池隔膜具有大量曲折、贯通的微孔,可以保证 电解质离子自由通过,形成充放电回路。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正极和负极,防止 电池短路。同时保证充放电时锂离子正常通过微孔通道,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电池 隔膜的性能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 键特性。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隔膜主要有聚乙烯(PE)隔膜、聚丙烯(PP)隔膜以 及PE和PP复合多层微孔膜。PE电池隔膜强度高,加工范围广。PP隔膜具有 较高的孔隙率、透气性和机械性能。普通3C电池主要采用单层PE隔膜或单层 PP电池隔膜。动力电池
3、一般采用PE/PP双层电池隔膜、PP/PP双层隔膜或PP/PE/PP三 层隔膜。然而,聚烯燃隔膜具有非常明显的缺点,如热稳定性和对电解液的润 湿性不足,这使得聚烯烧隔膜的涂覆和改性成为趋势方向。Non-aqueous electrolyte 13 .电池隔膜生产工艺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 工艺包括原材料配方及快速配方调整、微孔制备技术、成套设备自主设计等。 其中,微孔制备技术是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工艺的核心,根据工艺类型可分为 干法拉伸和湿法拉伸两种。干式隔膜安全性高、成本低,多用于大型磷酸铁锂动力锂电池。湿法隔膜 由于其厚度较薄、孔隙率较高,因此孔径均
4、匀度较高,透气率较高。与干式隔 膜相比,其在机械性能、透气性和理化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注 重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中应用更为广泛。隔膜涂布是将氧化铝、粘结剂和去离子水在原锂离子电池隔膜上混合搅拌 形成浆料。微凹版挤出涂布用于在基材隔膜上制作一层或两层陶瓷表面。陶瓷 隔膜增加了原膜的机械强度,使得电池在耐高温、耐穿刺、减薄等方面表现出 优异的性能。同时,不会影响透气性,保证锂离子的流动,从而提高安全性。涂覆工艺 不仅可以增强电池隔膜的热稳定性,提高其机械强度,而且可以防止电池隔膜 收缩造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大面积接触。还可以提高隔膜的耐穿刺性能,防 止电池在长期循环条件下锂枝晶刺穿隔膜而
5、造成短路。同时,涂覆工艺有利于增强电池隔膜的保液性和润湿性,从而延长电池的 循环寿命。涂层材料可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主要包括陶瓷,有 机材料主要包括PVDF和芳纶。一般来说,陶瓷价格相对便宜,多用于动力电池, 而芳纶价格较贵,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4 .电池隔膜行业三大特点4.1. 资产重,设备要求高锂电池隔膜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占比居四大材料之首。设 备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从投资回收期来看,电池隔膜行业的投资回收期较 长,略高于正极行业,约为8年。电池隔膜的生产对生产设备的选型有很高的 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定制设备生产线。生产难度大,不同的生产设备 和工艺可
6、以直接影响电池隔膜的综合理化性能。目前,我国干法分离机生产设 备的国产化已基本完成。锂电池湿式隔膜生产设备复杂,主要依赖进口。领先的电池隔膜企业与设备制造商保持密切联系,优质设备供应商的产能 与企业绑定。在绑定优质设备供应商产能的同时,龙头企业也在加紧设备国产 化。与此同时,中国厂商也在加紧自研。自主研发的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解决了双向拉伸湿法锂离子电池 隔膜生产线投资大、能耗高、建设周期长、环境污染大的问题。未来我国湿式 分离器设备的国产化率将持续提高,龙头企业将加大设备国产化力度,未来相 应设备的采购成本或将进一步降低。4. 2.工艺流程多,成品率低,毛利高电池隔膜行业工艺较为复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锂电池 隔膜 材料 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