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docx
《《登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登高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一直以来,诗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有几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一 是高中的诗歌教学存在大量重复呈现文本原生价值的现象,很多教 师仍以知人论世、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讲解作为主要内容,一节课下 来,学生只是加深了已有认知,并没有形成新的学习经验和对诗歌 更为深层的理解;二是古诗歌教学的方法和一般文言文,甚至与散 文的教学方法接近,古典诗歌本质的特点并未加以凸显。格律诗作 为中国固有的诗歌形式,其文体的规定性是读懂的津要,因此,诗 歌形式要素一一格律知识的引进就显得极为重要。关于“形式”,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就曾阐述过形式”并不是单纯地表现内 容,而是与内容共生的,形式与内容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
2、。正 是因为古典诗歌的音韵声律,所以古诗读起来才具有一种抑扬顿 挫、跌宕起伏的音乐美,再加上一些双声和叠韵的字,不仅使诗歌 音韵和谐,而且也十分恰切地传达了诗歌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曾 做过学情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杜甫诗歌,概括杜甫的诗 歌风格,学生的概括大都集中在“忧国忧民现实主义爰国等词上, 也有个别同学指出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但对“沉郁顿挫”的内涵 并不知晓。基于这样的学情,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形式要素”的重要 意义,以及杜甫登高古今七言律第一”的历史地位,我对本课 的教学做了如下的设计,力求从律诗的形式入手,通过涵泳、诵读, 感知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目标1 .在感悟杜诗
3、顿挫的基础上,体味杜诗沉郁悲凉的情感。2 .通过对急风哀猿落木长江等意象的鉴赏,感受杜诗沉 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诗圣”的日子可谓十分艰苦。国破家亡,战乱频仍,为了躲避 战乱,杜甫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的不毛之地。(PPT中南民族大 学王兆鹏教授唐宋文学编年地图)顺着杜甫一生的足迹梳理学 生初中所学的杜甫诗歌。望岳是24岁的诗人途经齐鲁一带写 下的一首气魄雄放的五言古诗,春望是45岁的诗人身处沦陷 区,目睹长安城的萧条零落写下的一首感时伤怀的五言律诗。而我 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是56岁的老杜流落夔州时写的一首七言律 诗,那么这首诗是何种风格呢?二、走入文本,共同感知1 .初读:要求学
4、生自由诵读本诗。2 .悟读:学生带着情感体悟个读。3 .尝试为本诗划分:节奏, 再读。诵读指导:(1 )押韵:这首诗歌押的是ai韵,在诗中回读作huai , 杯在中古汉语中读作pu2i。韵母ai为一个开口呼韵母,诵读时, 声音应该绵长又不失厚重。(2 )平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 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 上(Shang)x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 统称为仄声。一般来讲,读诗的时候要注意韵字拖长,平长仄短, 平高仄低,入声字要读得短促有力。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清清/沙白/鸟飞/回。(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高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