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docx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方面内容,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除了法律规范之外,道德、宗教等都是调整社会的重要规范,但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法治国,而非依人或其他社会规范治理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理由在于:(-)依法治国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由于左倾错误和封建残留思想的影响,我们党长期存在着以权代法、以言压法的人治思想。通过对改革
2、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逐步意识到法治”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对法治”的强调。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正式写入宪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道路,从而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中国基本国情的要求。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之间的政治
3、、经济、文化发展还不是很平衡,且拥有近14亿的庞大人口和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这使中国与英国、法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有重要区别。要有效治理这样一个大国,必须稳定地保持中央的高度权威,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回答和解决地方性问题。法治不仅可以保证基本规则和政策的稳定性,而且有助于将中央的权威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制度化;不仅使问题的处理可以依赖于当代人的智慧,而且还可以借助制度凝结的前代人智慧,并通过各层级之间以及同一层级的各国家机构的有效分工合作得以实现,从而保证了效率和公正。(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
4、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只有依法治国,人民才能通过各种法定形式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才能通过法定程序保证国家的重大决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合法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并在受到侵害时能及时获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依法治国。二、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阶段。然而这里,我们对于执法为民中的执法应该做广义理解,即其不仅仅包括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行为,而是指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全部活动。(-)执法为民的主要内容执法为民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其主要包括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和文明执法三方面内容
5、。1 .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其具体要求为: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执法为了人民;执法依靠人民。2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权通常是指普遍的人类权利,在我国主要指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公民的生存发展的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权利。上述公民权利如果遭受到侵犯而得不到救济,势必会极大地损害宪法与法律的威信,所以贯彻落实执法为民必须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3 .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所谓文明执法,就是在行政执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 法治 理念 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