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docx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随着“金融启蒙”、“国民金融素质的整体提升”等概念的相继提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推动人人参与金融活动、培育金融能力,成为现代社会的必备,也是衡量地方金融发展环境的重要指标。这些活动引导了金融消费者关注金融、了解金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适应金融业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层面看,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在针对性、均衡性和可持续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加快完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一)是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金融混业经营方兴未艾且新型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单纯的单一金融知识教育
2、已经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地方层面,现有对金融机构的管理、信息共享、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协调机制,主要参与方为“一行三会”分支机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单位,且不同类别协调机制下各单位均设立不同的承办部门,容易造成对外的对头对接。实践中,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内容往往从银行、证券、保险不同行业,或相关部门监管重点领域出发,缺乏横向的联系以及同政府有关部门的及时沟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宣传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金融业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对汕头辖区的调查显示,地方职能部门掌握金融创新知识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有待提高,善于利用新型金融工具(如棚户区改造贷款、绿色金融
3、工具等)破解资金难题谋发展的意识或政策选择意识相对单薄,试点新型金融政策(如两权抵押贷款业务、金融精准扶贫业务等)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不利于金融与地方产业融合,发挥金融的积极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主体,企业缺乏用现代金融工具规避经营风险的意识,对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掌握不多,因此,需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推动形成“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Q二、当前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存在问题(一)形式上的碎片化,导致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针对性有待提高。现有金融知识普及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知识宣传型”,二是“风险提示型”类。其中,“知识宣传型”主要通过摆摊设点、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传播金融基础
4、知识,而“风险提示型”则多见于媒体报道,较多涉及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两种形式都过于强调规模和轰动效应,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细分不够、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公众通过这些形式所获得的金融知识中往往呈碎片化的特点,绝大部分宣传对象因自然遗忘、实用性不强等原因难以把在宣传中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自身知识,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金融行为所需的金融素质和能力。(二)城乡二元宣传机制,导致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均衡性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大多数,农民金融知识匮乏、信息获取渠道较少,接受金融服务新产品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在金融知识普及的区域性特点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城镇热、农村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知识 普及教育 工作 存在 问题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