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全].docx
《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全].docx(4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第二节机械成孔灌注桩概况第三节地勘概况第四节场地施工条件概况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现场准备第二节地勘资料准备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第四章施工重点、难点分析第一节半坡桩施工第二节旋挖成孔过程塌孔第三节孔桩内有水混凝土浇筑第五章旋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第一节旋挖钻孔灌注桩干法施工工艺流程第二节旋挖钻孔灌注桩干法施工方法第三节成孔检查验收第四节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第五节混凝土浇筑第六章施工重点、难点的应对措施第一节半坡桩施工措施第二节旋挖成孔过程塌孔应对措施第三节孔桩内有水混凝土浇筑应对措施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
2、措施第三节质量保证组织措施第八章安全保护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第十章事故应急救援措施附件一:施工进度计划附件二:土方边坡预留图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及参建单位:工程名称:广阳湾*通江人(一期)项目建设地点:重庆市建设单位:重庆经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联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重庆市设计公司EPC联合体单位:中国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有限公司、重庆(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通江新城B标准分区B2-43-1-01地块,东北侧为秉文路,东南侧为通江大道,西北侧为通江中学,西南侧临奥园越时代,总用地面积为103.7亩,总建筑面积约203281.5m其中地上建筑约141291.6m地下建
3、筑约61989.88f,具体包括:住宅、公寓、车库、商业及其他配套用房等。第二节机械成孔灌注桩概况本工程机成孔桩径分别为800mm2200mm等,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身配筋、入岩深度等信息详见下表:第三节地勘概况3.1 地形地貌拟建项目位于南岸区通江大道西北侧,新天泽国际总部城斜对面。根据钻孔揭露情况: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现状场地西侧为在建通江中学项目部,拟建场地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态势,坡度3-15。场地现状标高221-266m,相对高差45m,场地内多为素填土,堆积时间大于3个月,现状边坡高度最大为12mo3.2 气象、水文(1)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具
4、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818.6。(:,气温的垂直分带性明显。最热月份为每年的8月,月平均气温为28.028.8;最冷月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气温为7.27.9oCo日极端最高气温43.(TC;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81%,绝对湿度17.118.2毫巴。该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11141.8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降水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多集中在每年59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5%,且多以大暴雨形式在68月降落,日降水量普遍大于50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水量约90mmo
5、(2)水文经现场踏勘,勘察区周围无大型地表水体。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南侧相对较低,周围地表水汇集于此,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高温干旱天气汇集的地表水较少,多雨季节汇集的地表水较多。勘察期间,降雨后地表水整体往南侧汇集,经土层渗出场地外,降雨后可见渗水点处积水深约0.3m。3.3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大盛场向斜北西翼(详见构造纲要图),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为121224。左右,属单斜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场地中等风化岩体发育两组构造裂隙,裂隙产状:284272。,间距0.815m条延伸长0.53.0m,少量裂隙张开度0.52mm,多数呈闭合状,均无充填
6、,见水蚀痕迹;裂隙产状:0270。,间距1.02.5m条,延伸长1.5-3.5mz少量裂隙张开度0.5Imm,多数呈闭合状,均无充填。场地岩体内构造裂隙较发育,裂隙面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岩层面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拟建场地地质构造简单。3.4 地层岩性拟建场地自上而下分别由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的人工填土层(Q4m1)和残坡积土层(Q4e1+d1),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将岩土特征简述如下:3.4.1 第四系全新统(Q4)土层素填土(Q4m1):主要由砂岩、泥岩块、碎石及粉质粘土构成,碎石骨粒棱角状,粒径5-70cm,松散-稍密,均匀性差,稍湿,回填时间
7、大于3个月,回填方式为机械抛填,为周边道路及房屋修建抛填形成。钻探揭露厚度03m(CK23)-28.5m(CK45),层底高程206.85m(CK150)-266.19m(CK1O)o粉质粘(Q4d1+e1):红褐色,多为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钻探揭露厚度0.3m(CK52)-5.6m(CK55),层底高程213.36m(ZK020)-260.25m(ZKOO1)。根据现场调查显示,由于场地南侧较低洼,场地内填土较厚,在汇集的地表水长期浸泡作用下场地南侧发育有层厚1o-15m的软土,勘察期间为夏、秋季,天气极度干燥,区域内分布的软土为可塑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旋挖桩 专项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