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docx
《《比例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尺》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2、通过测量,绘画,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计算能力。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请看教室里贴的中国地图和你们手里的中国地图,尽管大小不一样,但表示的实际情况是一样的。想知道这样幅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这要用到我们今
2、天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1、师:下面我们共同作一个小研究,你能把1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的练习本吗?有什么好办法吗?(出示这个小研究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学生不能按实际大小画,只能想办法缩小,从而引出比例尺,让学生亲身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2、问:认识了比例尺,你在哪里见过比例尺呢?(地图上)电脑出示两幅地图:数值比例尺1:40000表示什么?(这是一幅淮南周边地图,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甚至自己的家,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切身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线段比例尺:08001600km告诉学生线段比例尺1格就是图上的(I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800
3、km,2格就是图上的(2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1600km你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即求比例尺要知道谁?(板书)Icm:800Km=1cm:80000000cm=1:80000000(8千万)强调:线段比例尺只看第一格对应的实际距离即可。注意千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添5个0,去5个0)(这里利用两幅地图,自然而然的认识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使学生学会了相互转化)3、(接下来我说)看到了这么多的比例尺,刚才说的比例尺都是把实际比较大的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也可说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所以它们有共同点你发现了吗?(前项比后项小,而且一般前项为1)那么在应用比例尺过程中还请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例尺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