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胰腺癌综合治疗——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docx
《2023胰腺癌综合治疗——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胰腺癌综合治疗——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胰腺癌综合治疗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摘要胰腺癌预后极差,综合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有序联合现有多种治疗手段有望通过群殴效应提高胰腺疗效。尽管如此,无论癌症进化论或是大爆炸理论,均为胰腺癌高度异质性和其系统性疾病的特征提供理论支持,也只有联合治疗策略才能在多层次和多角度上解决这一难题。然而,开展胰腺癌综合治疗尚无章可循,只有在科学证据指导下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个性化策略,才能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最大限度提高疗效,最大程度减少毒副反应。肿瘤综合治疗(mu1timoda1itytherapy)是胰腺癌诊治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被视为是提高胰腺癌疗效的根本性策略1-2o然而
2、历经多年摸索,胰腺癌综合治疗的具体实施仍无明确的临床规范,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也存在较多争议。如何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接受胰腺癌综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高效合理地应用综合治疗,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本中心近10年来开展综合治疗的经验及笔者对此方面问题的思考提出如下见解以飨读者。1 从临床实践来阐释胰腺癌综合治疗的必要性事实上,并非所有肿瘤都需要综合治疗。如皮肤基底细胞癌、早期胃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单一手术往往即能达到治愈的效果。然而,癌症研究200年的经验表明:对多数肿瘤,单一手段并不能持续有效抑制肿瘤进展,达到防癌或控癌的结果3o以胰腺癌为例:(1)根治性手术一直作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疗
3、效有限。接受单一根治手术的胰腺癌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即使不断提高外科技术水平并改善围手术期处理,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始终在20%左右,预后依然极差1z40(2)技术进步并没有持续提高胰腺癌手术疗效。近30年来多项临床RCT研究和国际著名胰腺中心如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若不考虑手术安全性增加所带来的益处,近年来单纯外科技术的进步并未给胰腺癌病人带来生存获益5-6o(3)新技术的出现没有转化为病人生存获益。尽管最近10年以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为标志的微创手术成为胰腺癌外科发展的热点,但就目前而言,微创手术除降低创伤外,在手术安全性和肿瘤学获益性两
4、方面均未超越传统开放手术,仅获得非劣效评价7-9o最近一项基于外科创新的全球化网络调查重申了外科进步的核心标准,强调虽然减少创伤、降低费用是外科技术始终追求的目标,但手术疗效的持续提高才是其根本驱动力10o因此,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手术疗效,应更多寄希望于围绕外科手术的胰腺癌综合治疗,而不仅仅是改良外科技术;综合治疗是未来提高胰腺癌疗效的必由之路。相对于单一外科根治性手术,在过去40年间围绕外科手术的辅助或系统性化疗给胰腺癌病人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生存获益:(1)与单一手术比较,术后联合开展辅助化疗,I、期可切除胰腺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可延长达到5.5个月11-12,甚至采用诸如mFO1FIRINOX等
5、强效方案后,病人中位生存期可达到54.5个月13o与30年间单一手术获益性的举步维艰相比,近10年手术疗效的突飞猛进完全得益于辅助化疗方案的革新14。(2)对于不可切除的进展I期胰腺癌,术前应用fo1firinox方案甚至可使手术转化率达到60%以上,而获得根治性切除的I期病人依旧可以获得与I、口期胰腺癌同样的手术疗效15-16o更重要的是,在化疗有效性的带动下,目前化疗前移已成为胰腺癌综合治疗的必然趋势17o甚至对于I、II期可切除胰腺癌,有效的术前新辅助化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期,获益性甚至超过原先术后辅助化疗疗效18-19H3)令人惊喜的是,对于原先失去根治希望的IV期转移,性胰腺癌,近年来在
6、系统性化疗控制有效的前提下,少数合并同期(寡)转移灶的胰腺癌病人不但获得根治手术的机会,还有效地延长了生存时间20o因此,尽管新型化疗药物研发目前处于相对停滞或缓慢阶段,联合方案作为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渐在临床广泛使用21增加化疗药物杀伤性的同时降低其毒性反应;加上改良新剂型或给药系统,如抗体药物偶联物、纳米药物载体的助力21-22;辅以用药周期或疗程设计优化,如全程新辅助治疗、节拍性治疗、序贯及维持治疗等带来的获益23-24,均为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拓展赋予了时空上新定义。靶向治疗的出现为除化疗外的抗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选项。目前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已证实,具有特定分子变化的晚期胰腺癌病人能从分子靶向药
7、物中获益25:如针对EGFR扩增并KRAS基因野生型的晚期胰腺癌病人推荐使用厄洛替尼(Er1otinib)联合吉西他滨26;针对KRAS基因G12C位点突变的病人推荐使用AMG51027;存在NTRK融合基因的病人建议使用拉罗替尼(1arotrectinib)或恩曲替尼(Entrectinib)28;携带胚系,甚至包括体系在内的BRCA1/2基因突变病人,可在粕类药物有效后的维持治疗阶段使用奥拉帕利(Obparib)29等。然而靶向药物的单一应用鲜有成功先例,多数情况下建议靶向药物联合其他抗癌治疗或多种靶向药物联合才能取得疗效30:如针对三阳性乳腺癌病人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胰腺癌 综合 治疗 理论基础 临床 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