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及治疗措施.docx
《临床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及治疗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及治疗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临床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及治疗措施丛集性头痛是最常见的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表现为在丛集期内频繁出现的剧烈单侧头痛,发作时疼痛程度剧烈,称为“自杀性头痛”。CH疾病负担沉重,且其诊断率低,极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背景CH是原发性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其临床特征为严格单侧的重度疼痛,主要位于眼眶、眶上、颗部或这些部位的任意组合,伴随同侧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前额和面部出汗、瞳孔缩小、上脸下垂和(或)眼睑水肿等自主神经症状和(或)烦躁不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15180分钟,发作频率为隔日1次到8次/天。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推荐强度(分4组,I级最强,IV级最弱)I级推荐:基于至
2、少2项A级证据I1级推荐:基于1项A级证据或2项B级证据川级推荐:基于至少1项B级征集或2项C级证据IV级推荐:证据矛盾或者不充分证据级别(分4级,A级最高,D级最低)A级证据:多项同质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或多个随机对照试验或单项样本量足够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B级证据:基于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C级证据:基于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D级证据:基于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诊断CiI的发病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残性,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1、头痛问诊CH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史,详细问诊尤为关键。问诊内容患者有
3、多少种不同类型的头痛每种类型头痛均需要有单独的病史记录时间相关性为什么现在就诊,初始发病年龄最近的发病情况如何发作频率、时间模式(要区分发作性,慢性和持续性头痛)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头痛特征头痛发作的方式(有无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有无丛集期)疼痛的部位和扩散情况疼痛的性质疼痛的严重程度有无伴随症状(流泪、流涕、结膜充血、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烦躁不安)可能的病因易感因素和(或)诱发因素加重和缓解因素有无家族史、既往史,精神病史和其他相关病史头痛的相关反应患者在头痛期间会做些什么活动(功能)受限程度患者的治疗反应(药物类型,剂量及给药方式等)两次发作间期的健康状态是完全好转,还是残留或有持续的症状对
4、反复头痛发作和(或)其病因的担忧、焦虑成恐惧2、诊断标准丛集性头痛诊断标准A符合B-D发作5次以上B.发生于单侧眼眶、眶上和(或)颗部的重度或极重度的疼痛,若不经治疗疼痛可持续15180minC.头痛发作时至少符合以下2项中的1项:1 .至少伴随以下症状或体征(和头痛同侧)中的1项:结膜充血和(或)流泪鼻塞和(或)流涕眼睑水肿前额和面部出汗瞳孔缩小和(或)上睑下垂2 .烦躁不安或躁动D.发作频率1次/隔日-8次/日E.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发作性丛集性头痛A.发作符合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且在一段时间内(丛集期)发作;B.至少2次头痛发作丛集期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可以持续7d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丛集 头痛 发病 机制 诊断 标准 鉴别 要点 治疗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