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页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页课后作业.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庄子是蒙县人,名周。庄周曾是蒙县漆园地方的官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他的学识很渊博,没有一样不熟知的。然而,他的学术要旨是以老子之学说为依据的。所以,庄周所撰写书籍的十多万字,大略都是属于寓言之类。他所作的渔父、盗跖、肱箧三篇,是诋毁孔子的信徒,以彰明老子的学术思想的。他书中所写的人物一一畏累虚、亢桑子之类,都是虚构的,没有实实在在的人。不过,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曲笔和叙事寓情的手法,用以攻击儒、墨两家的学说,就是当时那些博学之士,也免不了要受到他的讥讽。他的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只顾顺着自己的心意说完为止。因此之故,那些王公大人都不可能器重他。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
2、者带着丰厚的礼物聘请他,并许诺他让他做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确实是厚礼,宰相,确实是太尊贵的职位。你难道没看见那祭祀时的牛么?饲养它好几年,还给他穿绣了花的衣服,等到将它拿到太庙来祭神的时候,那牛即便要想做个孤独的小猪,难道可能吗?你还是赶紧回去吧,不要污辱我。我宁愿在小沟渠中愉快的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使自己心情畅快!”惠子谓庄子日: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u臭椿与柞树)。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木工打直线的墨线),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立之涂(道路。也作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日:子独不见狸独
3、(IiTng野猫)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亦作机臂。捕捉鸟兽的工具),死于罔罟(wanggu指渔猎的网具)。今夫兼(Ii耗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天斤斧,物无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称它为樗树。它的树干长满木瘤没有一条直的,小树枝弯弯曲曲也不能用工具测量。长在路边,木匠们都不看一眼。今天你的言论,也像那樗树一样大而无用,大家都会弃你而去。庄子说:你难道就没有见过野猫吗?它们趴伏着身体,伺机捕捉四处游荡的小动物;它们东窜西跳,高高低低的地方都去,但
4、往往会陷入捕兽机关,死于罗网之中。再看看耗牛,它们那么大,能力也很大,但是不能捕捉老鼠啊。如今你有那么一棵大树,却担心它没有用,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荒芜而广漠的郊外,什么也不做,悠闲的在它四周散步,逍遥自在的躺在树下呢?它不会因为刀斧而早早消失,也没有什么可以伤害它,它虽没有什么用,但是也没有什么能让它痛苦了啊。13. A”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今若天”后不能断开,排除C项。14. C“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尚书大传礼记等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周礼则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三公”是官职,不是爵位。15. B“只要
5、选择有才能、品德好的人作为天子,天下即可达到清平大治的境界”错,属于主观臆断。16. (1)因此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意见正确而别人的意见错误,因而相互攻击C墨子说:远古人类刚刚诞生,还没有刑法制度的时候,(也没有统一的语言),所以人们说话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因而同是一句话,一个人有一种意思,两个人就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十个人就有十种不同的意思。)人越多,各种不同的意思也就越多。因此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是错的,因而相互攻击。所以在家庭内,父子兄弟常因意见不同而相互怨恨,分崩离析,而不能互相和睦共处。天下的百姓,都用水、火、毒药这些东西相互残害,以致有多余力量的人也不互相帮助
6、,有多余财物的人宁愿财物腐烂,也不拿来分给别人;有好的学问见解也隐藏在自己心里,不肯教给别人。天下的混乱,就像飞禽走兽一样乱成堆。明白了天下大乱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所以人们就选择天下有贤能的人,立他为天子。虽立了天子,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又选拔天下的贤人,把他们立为三公。天子、三公都已经有了,由于天下实在太大,远方小国的人民的是非利害冲突不是一下子能说清楚的,因而就把天下划分为许多的诸侯国,每个国都立一个国君。诸侯国君已经有了,但是诸侯的力量仍然很有限,所以又选择国内贤德的人,让他们做各级行政长官。行政长官已经设立之后,天子就向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善和不善,都
7、要报告给上面。上面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上面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上面有过失,就应该规谏,下面有好人好事,就应当广泛地推荐给国君。是非与上面一致,而不与下面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下面所称誉的。假如听到善与不善,却不向上面报告;上面认为对的,也不认为对,上面认为错的,也不认为错;上面有过失不能规谏,下面有好人好事不能广泛地向上面推荐;与下面勾结而不与上面一致,这是上面所要惩罚,也是百姓所要非议的。”上面根据这些方面来行使赏罚,就必然十分明白清楚,审慎、可靠了。国君是这一国的仁人。国君发布政令于国中百姓,说道:“听到善和不善,必须报告给天子。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天子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天子的好话,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天下会乱呢?我们考察天下治理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天子能够统一天下的意见,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与天子一致,而不知道与天一致,那么灾祸还不能彻底除去。现在假如天刮大风下久雨,频频而至,这就是上天对那些不与上天一致的百姓的惩罚。所以墨子说:“古时圣王制定五种刑法,确实用它来治理人民,就好比丝线有纪(丝头的总束)、网罟有纲一样,是用来收紧那些不与上面意见一致的老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