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考研复习大纲.docx
《普通生态学考研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态学考研复习大纲.docx(5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生物与环境环境概述一、环境与生境1 .环境生态学中的环境概念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 件。生物有机体的存活需要不断地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一方面环境向生物有机体提供生长、 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使生物有机体不断受到环境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生物又通过各种途径不 断地影响和改造环境。生物与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生物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2 .生境生境是不同于环境的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学概念。生境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 因素的综合体,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因此,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生境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二
2、、生物的能量环境生命存在的一个根本条件是能量环境,地球上生命生存必需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产生的 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发射,地球外表在太阳直射、没有大气圈的条件下,获得的太阳能为8. 12Jcm2 min,称之为太阳常数。实际上,由于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辐射强度被 大大减弱,平均只有47%左右到达地面。对于地球及其生物来说,太阳辐射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一种是热能,它给地球送来了温暖,使地球 外表土壤、水体变热,引起空气和水的流动;另一种是光能,它在光合作用中被绿色植物吸收,转化为化学 能形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所包含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流动。1 .光
3、的变化规律由于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地形特点等的不同,以及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使地球和太阳的 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地球外表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也随之变化。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在地球外表有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空间变化包括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坡向;时间变 化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纬度变化:光照强度在赤道最大;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高度变低,光照强度相应减弱。海拔变化:光照强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强,因为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密度越稀薄。坡向和坡度变化: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太阳的位置偏南,因此,南坡所接受的光照要比平地多;反之, 北坡就比较少。时间变化:在一年中以夏天光照最强,冬季最弱;就一
4、天而言,中午光照最强,早晚最弱。光谱成分由于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具有选择性,所以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不仅辐射强度减弱, 而且光谱成分素光质也发生了变化。随太阳高度升高,紫外线和可见光所占比例随之增大;反之,高度变小, 长波光比例增加。在空间变化上,低纬度处短波光多,高纬度长光波多;同时,随海拔升高短光波随之增多。在时间变 化上,夏季短光波多,冬季长光波多;中午短光波多,早晚长光波多。光照长度日照长度随纬度变化而进行不同的周期性变化。纬度越低,最长日和最短日光照差距越小,如赤道地 区分别都是12小时;随着纬度的增加,最长日和最短日的差距越来越大,即纬度越高日照长短的变化越明 显。2 .
5、温度的变化规律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和土温的变化。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而 且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样温度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空间变化纬向变化:纬度决定一个地区太阳入射高度的大小及昼夜长短,因此也就决定了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也大,昼夜长短差异小,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在北半球 随着纬度北移,太阳辐射量减少,温度逐渐降低。纬度每增加1度,年均温度大约降低0.5。因此,从赤 道到极地一般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海拔变化: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水蒸气和CO2含量低,地面的辐射散热量大,所以尽管太阳辐 射较强,温度
6、还是较低。通常海拔每升高IOOn1,平均温度降低0.5-0. 6,相当于纬度北移1度。2)时间变化时间变化分为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3土壤和水体中的温度变化土温变化:白天土壤外表受热后,热量从表土向深层输送;夜间土表冷却后,热量从深层向表层流动。 土壤热量正反两方面的输送量及流动速率决定了土壤温带的状况。土壤温度的变化比大气要缓慢且稳定,所 以冬暖夏凉。水体温度变化:光线穿过水体时,辐射强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对数值下降,因此太阳辐射增温仅限于水 体最上层。三、生物的物质环境生命的物质根底是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因此生命的存在和开展离不开物质环境。1 .岩石圈和土壤圈岩石圈是指地球的地壳局部,常称为大陆圈
7、。地表岩石经风吹、日晒和雨林,逐步风化分解成为母质, 经过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土壤层,即土壤圈。岩石圈和土壤圈贮藏着丰富的资源,是生物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源泉,是万物生存繁衍的基 地。2 .水圈水圈包括占地球外表71%的海洋、内陆水域和地下水,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水的总量约为1.4义10%3, 其中淡水仅占2. 53%,而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泊淡水和地下淡水仅占总量的0. 77%o水体中溶解有 各种无机的和有机的营养物质,以及溶解在水中的CO2和它们为植物生长和水生生物的分布提供了物质 根底。3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表包围整个地球的一个气体圈层,是地球外表向外界星际的过渡
8、空间。大气的组成包 括多种气体和一些悬浮杂质和微小液滴。大气圈的厚度可达上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没有严格的界限,但 是大气质量的99%集中在离地表29km之内。根据温度变化情况把大气圈划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电离层。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一 层,约10-20km,其特点是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显著;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每升高IOOOnI温度下降6. 4; 含水蒸气和尘埃;影响生物的一切气候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中。平流层是对流层以上直到大约50km高度的气 层,空气比对流层稀薄,主要是平流运动,气温变化不大。从平流层顶约至80km处是中间层,又称散逸层, 温度自下而上骤降,并有强烈的垂直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生态学 考研 复习 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