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诊断和治疗进展2024.docx
《肠瘘诊断和治疗进展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瘘诊断和治疗进展202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肠屡诊断和治疗进展2024摘要肠瘦是胃肠外科术后尚无法避免的并发症,后继可能引起腹腔感染、脓毒 症、腹腔高压、腹腔大出血、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慢性危重症以及多器官 功能障碍综合征等,肠瘦并发的腹腔感染是高死亡危险的始动因素,导致 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应基于肠瘦发生早期的直接与间接征象,结合腹部 症状、生命体征、细菌学与感染标记物检测以及小肠造影CT等检查及时 精准诊断。遵循损伤控制理念,采取阶段性治疗策略,明确肠屡所处阶段 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阶段性治疗方案与治疗目标。重点关注肠屡引起 的腹腔感染,可以采用递增式治疗方案。内镜下夹闭技术可以促进肠屡愈 合,对于不能自行愈合的肠屡,在腹腔粘连松解
2、、营养状况改善、器官功 能恢复的情况下实施确定性手术。再发肠屡是令人沮丧的并发症,但再发 肠屡的治疗策略与初发肠屡相同,只要继续努力,再发肠瘦也可能得到治 愈。肠空气屡是特殊类型肠屡,使用3D打印肠屡支架进行肠腔隔绝可以 控制屡口肠液流出,从而可以充分实施肠内营养,为确定性手术切除肠瘦 进行消化道重建与腹壁缺损修复创造条件。如何早期精准诊断肠屡及腹腔 感染仍然是一大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提供解决方案。如何在治疗 胃肠道肿瘤术后并发肠瘦的同时兼顾肿瘤的治疗以及如何优化治疗方案 以降低克罗恩病术后并发肠屡及肠屡复发值得进一步探索。虽然外科学的理念、技术、器械设备等在不断进步,但术后肠屡与腹腔感
3、 染等并发症目前仍无法避免1 o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 应用,可以给胃肠外科病人提供更快的恢复、更短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更低 的医疗费用,但并未降低术后肠瘦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3 075%90%的肠屡发生于手术后,尤其是急诊手术后,并且也是 术后出现一系列高死亡风险的始发因素4-5 0 一旦发生肠屡,后继可能 带来腹腔感染、脓毒症、腹腔高压、腹腔大出血、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慢 性危重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 MODS )等多种并发症,目前仍是临床上的棘手难题。一项 系统性回顾研究共纳入3078例肠屡,发
4、现虽然肠屡治愈率达到89% ,但 病死率仍有8.5% 6,合并严重腹腔感染的肠屡仍有接近30%的病死率 7o在目前无法避免术后肠屡这一并发症的情形下,需要及时精准诊 断并实施恰当的治疗措施来降低病死率。本文将阐述肠屡的诊治现状并展 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给临床带来帮助。1 肠屡的危害肠屡是消化道与腹腔、体表或者其他器官的异常连通,可分为腔内屡、肠 内屡、肠皮肤瘦以及肠空气瘦(enteroatmospheric fistula , EAF )等。 其危害的根源在于消化液外溢,消化液的丢失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 失衡,在高流量肠屡最为常见;屡出消化液中的消化酶会腐蚀屡口周围组 织,导致腹腔大出
5、血或者消化道大出血,这在高位肠屡如十二指肠侧屡或 者残端屡最为常见;而屡出消化液内细菌会导致受累及的器官或者区域出 现感染,如腹腔感染、腹膜后感染、腹壁坏死性筋膜炎、肠膀胱屡的泌尿 系统感染和肠阴道瘦的生殖系统感染等。为期1年的全国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1521例肠瘦病死率为 7.4% ,并发脓毒症、MODS和大出血是肠瘦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肠瘦并发的腹腔感染是这些高死亡危险的始动因素,其治疗效果也是决定 肠屡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8 o腹腔感染是仅次于肺部感染入住ICU治疗的感染性疾病,而术后 腹腔感染占所有入住ICU的腹腔感染病人的65% 9 ,术后腹腔感染最 常见的原因是肠屡尤
6、其是发生在吻合口的屡。虽然与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 有相似的90 d病死率,但术后腹腔感染入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更长, 而且可能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如慢性危重症、腹腔高压及MODS等,将 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风险。除此之外,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并发肠屡将导致中长期生存率下降 10 ,直肠癌术后并发肠屡将导致局部复发率增加,无瘤生存率下降11 02 肠瘦的早期诊断从腹腔引流管或者切口流出肠液,此时可以轻而易举判断发生肠屡,但往 往已是术后7d甚至更长时间。临床上更需要在肠屡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 精准诊断,从而为后继治疗制定对策,诊断的延误将导致治疗的延迟,不 良预后的风险亦升高。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干预时机
7、,将使得治疗难度增 大,病死率增加。肠瘦的早期诊断可以从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两个方面进行,直接 征象包括腹腔积液或者腹腔引流液的性质与细菌学的变化等;间接征象包 括腹腔感染引起的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器官功能以及腹腔内压等的变化。 另外,某些部位的屡如十二指肠屡残端屡,其首要表现为腹腔出血,需要 临床警惕。2.1 基于直接征象的肠瘦早期诊断 观察术后腹腔引流液颜色与性 状,疑诊者可以检测其淀粉酶。引流液出现异常微生物,提示肠屡可能。 常规的细菌培养往往需要数天时间,而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则可以更 为快速地诊断术后腹腔感染12 O通过屡出的美蓝等染料可以初步诊断肠屡,更为直观且精准的诊 断是内镜或
8、者影像学手段。术后早期内镜检查有增加腹腔感染和腹腔压力 的风险,相对风险较低的是CT或者消化道造影检查。常规的CT检查有 约1/4的漏诊率13,联合消化道造影与CT的小肠造影CT检查,可提 高诊断的精准度14o2.2 基于间接征象的肠屡早期诊断 术后伴有腹痛与腹肌紧张的发 热要警惕肠屡;持续腹腔压力升高,也是重要征象。术后出现神志改变、 血压下降(收缩压100 mmHg , 1 mmHg=0.133 kPa )和呼吸频率增快(22次min ),即应考虑发生腹腔脓毒症可能150现有多种感染标记物,其中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具有特异性,诊 断术后腹腔感染的准确性超过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临床上得到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断 治疗 进展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