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策略(论文)》4600字】.docx
《【《浅析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策略(论文)》4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策略(论文)》46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策略探究目录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方法1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方法1一、引言1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过程2(一)情绪识别与理解2(二)情绪表达2()情绪调节3三、影响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因素3(一)亲子互动方式3(二)家庭主导情绪3()社会认知能力4(四)言语能力4四、小学生人际交往的辅导策略4(一)帮助小学生敏锐感知情绪,理性表达情绪4(二)促进小学生同伴互动,培养共情能力5)引导小学生转化消极情绪,引发积极情绪5(四)关注家庭因素,开展家校合作5五、总结6参考文献6摘要:小学生人际交往管理不善,不仅会对小学生造成身心损害,还会阻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进程。如何有效地进行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众多教育学者研究的问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小学生按照社会的期待和要求进行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过程。本文探究了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并探讨了言语能力、同伴交往和同伴接纳、成人情绪情境、父母人格特质和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种辅导策略以促进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方法一、引言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小学生按照社会的期待和要求进行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过程。小学生开始从家庭走向学校,进行同伴互动和个体社会化的探索,处于情绪理解与调节的关键期。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乃至
3、中学阶段和成年时期的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过程、影响因素和辅导策略,以期为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社会性发展提供依据。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过程随着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表现出从情绪类型的识别到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自我中心到关注与外界的联结,从表达抑制到认知调整的发展趋势。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够识别单一情绪,但无法理解混合情绪,在情绪表达方面呈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混合情绪和情绪产生的原因,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理性的情绪表达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人际交往水平得以提升。(一)情绪识别与理解小学生不仅可以依据
4、表情、事件情境和语音语调来识别判断情绪,还可以通过感知或推测对方的心理活动来判断情绪状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单一情绪,但是常将混合情绪作为单一情绪来识别。儿童在8岁时能够识别他人的混合情绪,但是对自身混合情绪的感知和理解则要到11岁左右。儿童的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在10岁至14岁是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处于混合情绪理解的关键期,此时他们能够理解抽象的情绪概念和情绪词汇,进而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了共情的产生。在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方面,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情境对情绪的影响,并对情绪做出与情境相关的解释。换句话说,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理解情绪与
5、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该阶段学生对引发积极情绪的事件表现出较高频率的亲社会行为,对引发消极情绪的事件持有攻击性和破坏性倾向。此外,该阶段的学生能够认识到个体信念对情绪的影响。(二)情绪表达由于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更加多变和冲动,不容易被个体所控制。中低年级的学生在情绪表达方式上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和消极性,难以考虑情绪表达的内容、方式对情绪接受者的影响。此时,他们能够意识到需要根据社交情境进行情绪表达,但较少应用于实践。而高年级的学生在情绪表达方面能够认识到情绪的社会化作用,在个人表达情绪时,会更加关注情绪接受者的反应。一项研究调查了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
6、级学生的情绪表达及其对情绪作用的理解,发现六年级的学生认为情绪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与情绪接受者的反应、表达者自身的支配性有关;而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则认识不到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此外,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情绪表达具有掩饰性。研究发现,在社交情境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掩饰自身真实的情绪而表达亲社会性的情绪。(三)情绪调节小学生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从表达抑制逐渐向认知重评发展的趋势。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表达抑制策略调整自身的消极情绪,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成人的关注和爱护。但是表达抑制策略的长期使用会导致消极的社会互动结果,使小学生在获得良好的人际互动体验方面存在困难。随着小学中高年级的到来,同伴互动
7、越来越注重互动者的沟通效率与心理体验。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他们逐渐以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导致消极情绪的事件,从而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和良好的社会互动行为。三、影响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因素(一)亲子互动方式家长作为儿童启蒙教师,在发展学生情感知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O研究表明,与关心孩子的母亲相比,忽视孩子、对小学生情绪表现反馈较少、与孩子进行情绪讨论较少、向小学生报告消极情绪较多的母亲。在控制智商的前提下,被忽视小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发展不如护理小学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他们较低的情绪认知能力会影响他们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也会影响他们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二)家庭主导情绪有氛围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策略论文 浅析 小学生 人际交往 辅导 策略 论文 4600
